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

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

ID:31132373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_第1页
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_第2页
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商标侵权的本质【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论商标侵权的本质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标侵权行为也愈演愈烈,成为许多知名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严重问题。保护商标的专用权,严厉打击商标的侵权行为,成为维护企业品牌、规范市场秩序、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而商标侵权在具体认定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因难,如何准确认定商标侵权的本质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目前我国《商标法》对此并没有准确详细的规定,以至于対商标侵权本质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各地法院截然相反的判决。选题意义: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商标侵权案H益严重,并且具有了更加隐

2、蔽的特点,使得商标侵权的认定愈加困难,及时准确的界定商标侵权的本质不仅在理论上促进了商标法理论的完善,而且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商标侵权及其本质(一)“美国耐克公司诉银兴制衣厂案”引发的思考(二)商标权的内容(三)商标侵权的本质二、混淆可能性的含义(一)混淆可能性的内涵(二)国外关于“混淆可能性”的相关规定(三)混淆可能性对商标侵权认定的意义三、混淆可能性的认定(一)混淆可能性认定的基本原则(二)认定混淆可能性考虑的相关因素四、我国商标侵权认定的立法构想(一)我

3、国的立法现状(二)对我国商标侵权认定的立法建议拟解决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法院判决的讨论并借鉴国内外立法经验,探讨商标侵权的本质并对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做出分析,以及对我国商标立法提出建议。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对商标侵权及其本质的研究,主要有“美国耐克公司诉银兴制衣厂案”引出所要讨论的商标侵权本质的论题,并对商标权的内容做具体分析,然后对商标侵权本质作出解释。2.对于混淆可能性含义的论述,主耍论述什么是混淆可能性,及混淆可能性在商标侵权中的具体意义,这部分采用国内外立法经验的借鉴与对比。3.讨论混淆可能性的认定

4、,包括混淆可能性认定应当具备的基本原则,认定混淆可能性应考虑的相关因素,内容主要考察相关学术论文对其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4.对我国商标侵权认定的立法构想,则主要通过指出我国目前立法存在的问题导致法院的误判进而针对此问题提出新的立法构想。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1.2010年11月26日一11月30日,与导师面谈确定正式选题,确定选题。2.2010年12月10日前,撰写并修改好文献综述并上交开题报告。3.2010年12月19日,进行开题答辩,并根据开题答辩情况修改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4.2011年2月100,提交初

5、稿给指导老师。5.2011年2月280,交二稿给指导教师。6.2011年3月1日—3月30tl修改论文。7.2011年3月3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8.2011年4月9日,预答辩。9.2011年4月160,第一轮答辩。10.2011年5月7日,第二轮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2]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J张今:《认定商标侵权的标准是混淆还是商标近似》,载《中华商标》,2008年笫8期。[4]刘伟

6、:《商标侵权的认定与处理》,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刘志刚:《商标侵权认定问题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陈丽:《商标侵权行为的判定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7]邓宏光:《论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1期。L8J郭婷婷:《商标侵权中混淆的司法判定》,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颜桂艺《商标侵权审判实务问题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10]彭学龙:《论混淆可能性》,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1期。[11]

7、李鑫:《混淆原则下商标侵权的司法判定》,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12]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3]魏森:《商标侵权认定标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14]李亮:《商标侵权认定》,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15]顾霞:《从商标显著性看我国商标权的取得》,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16]陈海峰:《TRIPS商标侵权规则与商标权保护问题Z分析》,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17]张心全:《知名度是商标侵权的重要判定基础》,载

8、《中国商标》,2009年第2期。[18]蒋敏:《商标侵权理论比较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19]闫卫国:《商标侵权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载《中华商标》,2003年第10期。[20]汤跃:《显著性一商标权构成的法律基础》,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InternetTrademarkCaseSummari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