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励志的背后

肤浅励志的背后

ID:31129060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肤浅励志的背后_第1页
肤浅励志的背后_第2页
肤浅励志的背后_第3页
肤浅励志的背后_第4页
肤浅励志的背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肤浅励志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肤浅励志的背后  高中学生写作主体缺位已不是一个新鲜问题。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一般有固定的模式:用或叙述或抒情或直接议论的方式点明中心,然后排列两到三个例子,最后重申主旨。满眼都是伟人、古人、名人,唯独不见自己;如果抽去例子,文章内容所剩无几。就笔者所在的浙江省而言,从2006年开始,高考命题组不厌其烦甚至冒着失之罗嗦的危险不断强调“讲述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阐明你的观点”,努力提醒学生要凸显自我;教师也谆谆告诫学生:现在,屈原李白杜甫的事例已经不流行了,要努力写出你自己的感受。几年过去了,情形如何呢?  以笔者这几年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唯一的变化

2、是:屈原李白杜甫的例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感动中国”和各种创业成功的人物事例。任何材料和话题,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有本事写成肤浅的励志文章。言其“肤浅”一是因为“我”不在场而使文章没有灵魂;二是因为学生对“成功”的理解世俗而狭隘。这两点互为因果,显示了高中生写作主体缺位背后的深层危机。  危机一:缺乏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意识。  对个体生命意义的省察可以视为衡量学生精神世界丰富、成熟与否的一个标的。我的生命因何而存在?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意义因何而体现……这些围绕“我”7而展开的问题应该是十八九岁的孩子思考人生的题中之义。遗憾的是,除少数学生外,在大多数作文中都无法看出学生对

3、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命题形式、写作题材、阅卷方式等等固然都可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不管如何,写作仍然能窥见学生精神世界之一二。  “倘是有一颗朝露抱怨/千百年来我仅仅做一颗朝露/你就回答它/你知否/千百年的光明/不都在你的圆周里闪耀吗?”纪伯伦的这首小诗,思考的正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放在时间长河里,个体生命都是短暂的,绝大多数亦都是渺小而黯淡的,人生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从短暂、渺小与黯淡中寻出价值、肯定自我。如果以此为题材,要求学生以“朝露里的光明”为题写一篇文章,情形会如何呢?我们的学生将怎样来阐释“短暂与永恒”“渺小与伟大”“黯淡与光彩”之类对列词语的辩证关系呢?  实

4、际情形是:仍然是满眼肤浅的励志文章。  主旨大都是正确的:短暂的生命亦可以闪出永恒的光芒,渺小的个体可以生出伟大的力量,黯淡的处境亦可以因为坚强、乐观、自信、善良等等而光彩照人。但细细看去,在貌似“正确”的三观背后,是对个体“光明”的狭隘理解。学生对“光明”的理解大都囿于“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本分、“无私奉献做好事”的美德尤其是世俗意义上的以财富地位等为标准来衡量的“成功”,鲜有人书写自己,鲜有人从精神层面来分析个体的“光明”,比如坚持、顽强、自信、担当、信义、善良等个体精神世界的逐渐成长与完满。他们理所当然地将“光明”局限于别人外在可见的“成功”“美德”,而忽视了自己内

5、心成长过程中的“光明”。在鼓励他们张扬个性、反观自身的文章里,他们主动放弃了对自己精神世界的省察。  “认识你自己”7是重要的,也是艰难的。但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做的。所谓成长,就是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学生之所以在文章中写不出自己,固然有各种原因,比如阅读的匮乏,经历的欠缺,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缺乏真正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与内心的意识。这与整个社会的引导有关。如果社会对个体的评判眼光是功利世俗的,那么大部分学生就很难去真正关注并认识自我的价值。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告诫我们:“人们应当反对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不幸的是,我们的社会

6、是如此功利世俗,我们对“成功”的界定标准是如此单一庸俗:获取名利。当全社会一起来放大“一夜成名”“财富”等成功“标准”后,我们的学生就慢慢忽视了对自我意义的肯定,他们自然难以认识到自身的许多“光明”:比如在长年累月学习过程中积累起的坚韧、执着,比如逐渐战胜某种恐惧的力量,比如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善良,比如某个时刻对生活灵光一现的美好领悟……他们宁可放弃自己身上最真实的“光明”,而去人云亦云地肤浅地写他人身上的“光明”。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余世存认为:“人的公正、自由、良知,乃是中国现代化的主题。”(《汉语的人心》)如果我们的学生连对自我生命意义的省察意识都缺乏,那么

7、,何来公正、自由与良知?  危机二:不会真正观察他人,从而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里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命运的打击几乎完全将他击垮。但是他最后在地坛里获得了重生,他靠顽强的毅力熬过了艰难的时光,最后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写出了《我与地坛》这样的作品。  霍金全身只有三个手指可以活动,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对话,但他仍然坚持努力,写出了《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著作,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7  海伦?凯勒生活在黑色的世界里,但她最终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