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

ID:3112863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_第1页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_第2页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_第3页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  摘要:诗歌教学是学生鉴赏文学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在鉴赏时学生往往心中有意,口中无话。在教学中尝试以“读”为纲,先通读感知,再品读想象,由美读体验,后审读判断,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从而热爱诗歌,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诗歌鉴赏;品情;悟理  我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师的心中所想的往往不能和学生心中所思产生共鸣,学生把诗词会读了,也会背了可就是体验不出诗文中所描绘的那种美的境界。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笔者在准确把握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

2、实践,体悟出:紧扣一个“读”字,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实践尝试,“读”出一片新天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先通读4  所谓通读,就是先从整体上感知审美对象,这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学生积累赏析经验,获得初步的美感享受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通读整首诗,当学生对审美对象(诗歌)的文句有了感官刺激时,再进一步重点引导学生想,发挥类比联想,把自己头脑记忆中储存的相对应的感觉和知识都调动出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一步步转变成头脑中的一幅幅简单的画面,把诗歌中的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来了。当学生对诗句有了这样

3、的感觉以后,作为老师还要进而调动学生的知觉,下一步就是指导学生诵读全诗,逐步引导他们把诗中那些孤立的、单个的画面,通过想象联系起来构成一幅连贯的完美的艺术画面。  比如,我在教学《致橡树》的时侯,首先是学生在初读中所获得的仅仅是“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木棉”等个别的、零散的意象画面,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按照诗歌的结构顺序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凌霄花攀援在高枝上,痴情的鸟儿在枝头不停地歌唱,清澈的泉水不断流淌,险峻的山峰风光无限,明媚的春光和煦温暖,挺秀的木棉高大漂亮……橡树和木棉并肩而立,迎风霜、沐春雨,

4、共担风雷、寒潮,叶相连,枝相依,根紧握……可以看出,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通读也就是让学生由感觉到知觉把孤立的、破碎的每一个审美意象连接成一幅完整画面的一种审美感受。  二、再品读  在学生通过第一步通读获得的一幅幅完整画面的基础上,再怎么做才能让这些客观的审美意象变得“鲜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对诗歌进行品读、体味,品读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品读诗歌的语言,比如鉴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就引导学生品读揣摩那“破旧的老水车”、那“熏黑的矿灯”、那“干瘪的稻穗”、那“失修的路基”、那“淤滩上的驳船”、那“古莲的胚芽”,还有“

5、挂着眼泪的笑涡”和那“雪白的起跑线”……4先让学生说说这些意象的内在涵义,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它们正概括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它们也诉说了人们的痛苦和希望,作者用这些描绘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的热切愿望;也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母亲从苦难到新生的艰难历程,从而也表达了有着特殊情感经历的当时年轻一代思想的迷惘、深思、激昂的共同心声。通过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品味诗歌的意象,才能让学生透过文字语言,进而领悟出诗人的“弦外之音”“话外之意”。  三、美美地读  所谓

6、美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的思想情感、人生追求的理念和审美的需求融入到审美对象(诗歌)中进行再加工,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范读,因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更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更便于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其次要求营造读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声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成形象的、具体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氛围。第三是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暂时忘掉自己的身份,穿越现实环境,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和

7、作者爱所同,恨如一……达到最后自己完全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氛围之中去,让自己与诗人达到一种跨越时空、“物我两忘”的审美共鸣状态。比如美读《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来美读,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来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以不同的角色心情想象当时人物相应的行动,用这样的方式进入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诗歌意境美的愉悦体验,结果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体会更深刻,更真实。  四、理性地读  理性地读就是所谓的审读,也就是要求对所读诗歌进行自己的审美判断,先要求教师把在美读时进入“穿越”和“忘我”4状态的学生召唤回来

8、,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第二步要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帮助学生把他们自己在诗歌中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为顿悟,从而结合现实生活学会对诗歌的艺术境界作出判断(肯定或否定的),让学生由最初的“情感澎湃”深一步发展成为“明辨是非”。第三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要强求标准答案或“一言堂”,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悟,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婉约词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