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23363
大小:61.6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6
《城村社区建设工作意见2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村社区建设工作意见2篇第一篇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规范社区基本服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畅通诉求渠道,夯实群众基础,促进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和谐家园,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民政部关于同意将市列为“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单位”的批复》和《关于加强社区服务与管理的意见》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沿海开发为契机,统筹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
2、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人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显增强的社区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二、目标任务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为宗旨,以“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科学整合有利资源,探索群众积极参与的有效途径和“社区服务效益更佳、居民收益更多、群众满意度更高”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乡社区交流与合作,构建城乡社区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社区和谐发展新格局。第15页共15页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统筹规划,分
3、步实施;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系统管理,综合服务;群众参与,和谐共享的原则。四、主要内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群众参与为突破点,着力打造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突出城乡社区便民服务重点,通过统筹城乡、统筹政治经济社会、统筹各种公共资源共同着力于社区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基本服务、基层民主三项基本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建设水平和群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一)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社区设施切实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社区设施,完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功能,实行“一中心多点”,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并通过抓进度、抓整合、抓规范,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统一悬
4、挂社区标识,力争2年内实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立足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依托电信便民服务电话网和社区服务互联网,开发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构建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形成各级政府主管、社区公共服务平台链接、社区服务组织和服务商配合、群众积极参与信息交流的社区信息化体系,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共享,切实提升社区服务的整体水平。(二)基本服务--提供高质量社区服务第15页共15页全面推行社区“一门式、一站式”服务,包括居家养老、关爱救助、拥军优抚、信息化、劳动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十大服务内容。1
5、.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努力构建社会服务与文化、体育、娱乐服务的载体;2.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着眼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引导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3.强化群众参与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4.推动社区文明进步。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和强化服务措施为突破口,建立需求评估、质量控制、队伍激励机制,提高服务整体水平;5.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农村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平台,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服务,实现“生产发展、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共同富裕”。(三)基层民主--打
6、造高参与率基层民主第15页共15页以和谐社区建设为平台,以村(居)综合(民政)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支持和指导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扩大村(居)民有序政治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工程,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和各类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和发动社区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本着依法、有序、直接的原则,畅通社区村(居)民的利益诉求渠道,推进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化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各类组织和村(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机制,实现提高社
7、区自治水平、优化和谐社区治理模式、促进和谐新建设的目标。五、实施措施(一)基础设施建设1.全面推进四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市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XX年底前在市市民服务中心内单独开辟市级社区服务中心,配备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器,设立民政服务窗口,开展民政事务公共服务与社区为民服务,引领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2)县(市)、区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各县(市)、区要根据市社区建设规划及上级要求,按照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标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区级要在XX年底前、县(市)级要在XX年底前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各级财政要大力支持,提供建设资金
8、保障。(3)乡镇(街道)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全市各乡镇(街道)建成不少于1500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并按自身实际,对照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