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

ID:31109224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_第1页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_第2页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_第3页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_第4页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察实验应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以“血管”一课的学牛学习活动设计为例作者:汪洋/吕肖I専作者简介:汪洋,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大连116011);吕肖博,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辽宁大连116011)o原文出处:《牛物学通报》(京)2017年第20177期第34-36页内容提要:以“血管”的教学为例,介绍教师如何以“学生的学”为着眼点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处的血管、血流等直观生物学现象中提取、梳理有效信息,进而构建概念、理解和运用概念。期刊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

2、科教与学》复印期号:2017年10期学生活动设计/概念教学/观察实验/制作模型每个生物学概念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获得一定的事实性知识,为概念形成提供支撑。概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备课时,教师应考虑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构建、理解、运用概念。笔者以"血管"-节的教学为例,论述在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以"学生的学"为着眼点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例如在本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小组交流提取观察信息,主动构建概念;通过制作和评价血管模型理解概念;通过

3、分组讨论解释与血管相关的实际问题运用概念。本文将具体描述本节课中每一个目标明确、面向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分析这些活动如何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一、观察实验,构建概念通过多年教学笔者发现,很多观察实验,学生不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而教师却急于讲解和纸笔练习测试,学生的观察往往浅尝辄止。课堂的状态往往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心不在焉,悄悄地摆弄仪器和实验材料。究其根源是教师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观察实验仅仅是学科技能的训练,学生知道怎么观察、观察到了即可,却没认识到观察实验在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即观

4、察实验的学习结果要为概念构建提供支撑性的事实知识,最终导致观察实验只是形式,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全部由教师讲解,仍摆脱不了灌输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方式。基于上述认识,在〃血管"一节教学中对于学生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情况,笔者设计了形式不同、逐步递进的3次观察学习活动。L初次观察,呈现事实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及血液流动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绘图或语言描述的方式逐条记录,避免仅停留在〃我看到了"的浅层次观察。此时,教师用PPT播放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视频,提示学生应

5、该观察到怎样的物像。个人观察结束后,以5~6人的小组为单位,将每人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汇总、整理,剔除错误,并将小组汇总情况张贴在黑板上(图1)。由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描述有的不准确,例如"血管在流动";有的描述〃有细胞核〃;也有的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现象……这些描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观察的结果,发现学生的前概念。此学习活动避免了观察实验常停留在〃看到了"的层面,而是关注〃看到了什么":不仅每个学生要学习怎样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准确描述,还要通过合作学习,收集别人的发现,真正达成观察的目的:能够准确描述、呈现生命现

6、象的特点。2.第2次观察,初建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在各小组描述的观察现象中去伪存真,从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方面,罗列正确、典型的事实材料:随着典型、清晰的事实材料的逐条呈现,教师逐步书写知识框架化的板书(图2),引导学生学习概括的思维过程。此环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第1次观察的结果,提醒学生观察的是血液流动的情况,有哪些别人发现的现象而自己没有观察到?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有怎样的关系?适时地让学生进行个人的第2次观察实验,经历探究、发现的科学研究历程,切实提升观察能力。此外,对7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容易发现的现象是

7、血流速度的不同,但又很难有一个小组能全面发现和描述3种不同的血流速度。学生能描述血流的方向,但多数又不能将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设计的再次观察、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各组观察所得等学习活动尤为重要,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兴趣。3.第3次观察,完善概念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行第3次观察并分组讨论:血液在这3种血管间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观察后学生总结:血液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流入静脉。教师补充板书(图3):在人体内(包括脊椎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就是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的运输管道。血液在其中循环流

8、动,周而复始地运送着各种养料。至此,学生构建了关于血液流动规律的最基本的知识框架。3次观察活动,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观察内容而精心设计的。从教学实践看,初次观察时,虽然教师指出了观察目的,但对于大多数7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能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该描述什么。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来越清晰,任务也越来越有难度。学生在学习和经历了怎样观察的过程后,也获得了清晰的感性认识,为自我构建概念提供了丰富、典型的事实性知识。二、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