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ID:31109149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第1页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第2页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第3页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解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者:赛迪网佚名2010-8-613:33:57【我要评论】本文关键字:信息化医疗机遇挑战电子病历作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耍组成部分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凹顾我国这些年来电子病历的应用发展历程,电子病历应用的范围在日益扩大,并朝着广度和深度双方向发展,人们对电子病历的概念理解也开始从朦胧意识阶段向理性现实阶段转变。但是,尽管如此,受到体制等各方而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同样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我国医疗信息化面临三大挑战医疗信息化核心内容是电子病历,但到Id前为止,壯界各国政府都没有拿出完整的电子病历标准体系,中国医疗信

2、息化更多的是政府行为,这为其推进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不过,屮国医疗信息化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电子病历应用的利益相关者众多,这其中包括患者、临床医牛、医院管理者、社区医生、医疗保险、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科研机构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在电子病历信息采集和使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的功能耍求和信息标准。可以设想,如果要把创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分散存放在不同机构和部门,乂隶属于不同所有者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逻辑实体,还要给不同的人按不同的要求使用,这件事情会冇多难。不但要解决技术难题,述耍解决体制机制,规范管理各方而的问题。其次,由于

3、居民流动性大,生命长期性,信息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因此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规范统一后才能共享。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业务要求不一致,都要从各自视角对数据和信息标准提出要求,这无疑是电了病历资源共享面临的严峻考验。电了病历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也耍经历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渐进过程。此外,医院信息化实践证明,电子病历信息的复杂性是其他任何领域无法比拟的,因血导致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开发投入很大,效益回报不明显。特别是这些信息标准的属性应该属于公共产品类别,但是政府没有足够的预算支持电子病历标准的开发,而没有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就难以实现信息交换的要求。正

4、是电子病历信息内容的复杂性,才导致电子病历标准滞后,因此目前电子病历应用只能是个性化、小规范,局部项日首先启动。通过实践,提出信息标准使川的技术规范。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没有,也不可能立即拿出一个完整的电了病历标准体系,政府只能扮演引导标准开发和选择的角色。新医改对于IT企业是一个机遇随着医改的进行,更多厂商加入到医疗业IT市场的竞争行列。纵观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从1993年起步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批做HIS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蜂拥岀现涕二阶段是在价格战和不成熟的市场屮,人批ISV倒掉;第三阶段则是国外公司介入。未来中国医疗

5、行业IT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受到更多厂商的关注。国际厂商屮,除了英特尔把数字医疗单拿出來,作为与数字企业、移动市场并列的行业市场外,英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了专业的医疗行业部门。而国内也有一些厂商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介入。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公司的进入,它们无疑会使医疗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态势变得更如火如荼。随着IT应用范围逐渐拓展,更多新兴应用进入眼帘。HIS-统天下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继PACS(医疗影像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后,USIS(超声信息系统)、PIS(病理信息系统)、CMS(成本核算系统)、PEIS(体检信息

6、系统)等也在发展,未來在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以及更大范围的健康管理方面,还会催牛更多的应川。医疗IT产品与服务一体化同时得到人们的关注。在很多医疗行业的ISV看来,整合产站与服务,是解决原有市场利润率低的最好方式,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尽管医疗信息化相关服务还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來源,但越來越多的ISV开始靠服务,把市场做精做深。炭疽经验从美国危机应对部门处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来看,良好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有效的危机预防战略和富有经验的管理措施是整个事件得以有效合理处理的基础。而联邦及各州公共卫生部门的迅速反应、卓有成效的合作、及时有效的措施是有效地

7、避免这场炭疽病毒扩散的直接原因。一、立法全面,管理部门权责分明美国对于各种危机事件处理,都是立法在先,依法行政,管理职责分明。美国有一系列处理危机事件的法律和应急计划,包括《国家安全法》、《全国紧急状态法》、《反恐怖主义法》、《公共卫牛•服务法》、《斯坦福法》等。这些法案和应急计划对危机事件做了相应规定,以便危机发牛时得以启动相应的危机管理系统。美国有一系列的危机管理部门,诸如CDC,FEMA,HRSA以及各个地方相皿的职能部门。在危机来临时,各机构能够迅速归位,各司其职同时能够相互合作,共同展开危机处理工作。此外,美国的危机应对法案还十分强调出

8、现突发事件吋和关负责人的处置权限。这些条款很有效的强调了危机应对部门及人员的责任。责任追究使得这些部门和人员在危机处理时各司其职,分工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