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

ID:31106467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_第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同步练习(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1.本文选自,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瓶一钵()蜀之鄙()子何恃()而往贫者语()于富者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贫者语于富者曰语:(2)蜀之鄙有二僧之:鄙:(3)吾欲之南海之:(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之:顾:4.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同,有的读咅也不同,请加以说明(1)蜀之鄙有二僧古义:今义:(2)贫者语于富者口古义:今义:(3)子何恃而往古义:今义:(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古义:今义:5.下面加点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蜀之(的)鄙买舟(将船买下来)而下B.越

2、(过了)明年犹(还、尚且)未能也C.子何恃(凭借、倚仗)而往顾(难道)不如蜀鄙之僧哉D.欲买舟而下(顺流而下)西蜀之去(到、往)南海6.与人之立志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之南海B、蜀之鄙有二僧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西蜀之去南海7.区别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1)去:西蜀之去南海()快去快回((2)明年:越明年()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1.本

3、文写蜀鄙二僧时,“贫”、“富”强调了二僧具备的截然不同。2.富僧自述的“数年”“买舟”表明了什么?3.作者引述蜀鄙二僧的故事,目的是什么?4.本文所阐明的观点是()A.无论干什么事都要立志,并付诸行动。B.做学问首先要立志,并付诸行动。C.做学问干什么事都不要怕困难。D.贫困是财富,可以促使人立大志。5.“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第二部分:(一)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口:“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口:“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來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

4、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6.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吾数年來欲买舟而下数年: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自:7.选文第一段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8.下列句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一一过了第二年(到第三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B.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一一四川的边境有两位和尚,其中一人很穷,另一人很有钱。c.西芻Z去南海,不知儿千里也一一从西蜀去

5、南海,不知道要走儿千里呀。D.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一一人立志,应如同四川边境的和尚。9.对“吾一瓶一钵足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贫僧的怯懦,畏惧困难的神态,充分表现在句中。B.表明了贫僧的决心。C.证明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D.表明贫僧有信心,不畏困难的精神。10.请指出下列句屮加点词表示的语气。A.反问B.感叹C.疑问D.肯定E.加强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③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1.文中两个“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

6、意思和语气是否完全相同?(二)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Z,廩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浩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20、南郭处士为什么要“请为王吹竽”?21、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竽,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2、齐泯王听吹竽,喜欢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为什么耍逃走?23、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蜀鄙二僧》答案1.《白鹤堂文集》彭端淑2.略3.(1)告诉、说(2)的;边境(3)到(4)助词,无实义;难道4.(1)古义是边境,今义是品质低劣或

7、轻蔑(2)古义是告诉,读yd;今义是话或语言,读咅是护(3)古义是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是指儿子。(4)古义是反而、难道;今义是看或照管、注意5.C6.D7.(1)距离;到……去(2)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8、略9.物质条件10.富者计划去南海的时间之长。(意近即可)11.在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作用,重耍的是做,是主观努力,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困难,任何事情都能做成。(意近即可)12.D13.贫僧凭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自己条件好得多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意近即可)14.多

8、年;从15.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意在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16、B17、A18、①C②B③E④A19、不完全一样。前一个是询问,意在了解情况;后一个表感叹,意在指出毫无可能。20、为了生存。21、必三百人吹竽,齐宣王用人没有察觉到。22、南郭处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吹竽技艺不精(或怕露馅、怕杀头)。23、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