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999731
大小: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7
《鄂教版语文七上蜀鄙二僧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鄙二僧 教学目标 1. 学会朗读文言文。 2. 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3. 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4. 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学会朗读文言文。 (2) 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 理解句义、文义。 2. 难点 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恃(shǐ 语(yù 钵(bō 哉(zā) 鄙(bì) 2. 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 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这篇文章虽是
2、写给作者的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的畏难情绪面说的。但对我们学习也有所启发。 三、正课 1. 交流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清代四川人。雍正提间进士,历任吏部郎中,顺天(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等职。后辞官回家,在四川锦江书院讲学,著有《白鹤堂集》。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写给子侄们看的。 2. 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要辨别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人物说话在的情态,有表情的朗读。如两处“子保恃而往?”第一次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
3、二处则要读出反诘的语气。 3. 请学生对讲文字、词后质疑提问。然后翻译。 四、课堂小结 (一) 一字多义 其:其一贫 其中 其:为其来也 他 指橘 其:其这味不同 它 指橘 而:子何恃而往 表修饰 不译 而:僧富者不能至百贫者至焉 表转折 却 之:吾欲这南海 动词 去 之:西蜀之去南海 助词 位于主渭之间 不译 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助词 位于主渭之间 不译 之:楚王闻之 代词 这件事 (2)古今异义 鄙:古义:边境 蜀之鄙有二僧 今义
4、:卑鄙 顾:古义:反而,难道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今义:照顾 去:古义:距离 西蜀之去南海 今义:往 (3)多音多义词 语:(yu)不言不语 (yu)不以语人 数:(shu)数落 (shu)次数 (shu)数不见鲜 板书: 贫僧:一瓶一钵,自面海还 富僧:欲买舟而下,有惭色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立志当如蜀鄙之贫僧 五、作业 1. 完成 2. 课后理解与探究三、四题。0。000 3. 选项用课时作业优
5、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 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语 天下的事情有因难的也有容易的,但是看你去不去干,不去干容易的也变困难,努力去干困难的也变容易的。课文中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三、正课 1. 朗读课文。 2. 质疑: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穷和尚凭借什么去的? 讨论并归纳:凭借一个水瓶和一个碗。 3.质疑:课文中有两处写道:“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第一处是疑问的语气,是富和尚对穷尚询问。第
6、二处是的反问,是富和尚认为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去不成。 4.质疑:富和尚为什么去不成? 讨论并归纳:富和尚几年来想雇船顺流而下,都没有成功。 5.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穷和尚立下了目标能不怕辛苦,有顽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6.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做什么事情,只要立下了志向,不怕辛苦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 7.质疑:作者从蜀鄙之僧的故事发出“人之立志”的感想,请你讲一则小故事,并生发感想,在小组中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7、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对话形式展开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情节。运用地比,寓含深刻的道理。两僧比较,一劳一逸,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以事喻理。叙述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虽然讲的不是学习,但在道理上与学悄类似。通过设喻,生动地说明了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教学后记: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
8、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