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4804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学习特级教师营造“情结”的本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习特级教师营造“情结”的本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好教材,超越教材,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强调教师手中的“教本”要向学生手中的“学本”过渡。要开放地灵活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须努力实现的目标。用现行的课程理念来审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应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想象、品味的空间。 一、教学预设――遵循动态品味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阅读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品味过程。在设计教案时遵循动态品味这一规律,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学生在动态品
2、味过程中学会阅读,为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机会,就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里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于永正、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能看出: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艺表现在课前预设上,他们能根据教材预设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学情,能预设到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采用各自不同的获得知识的认知方法,尤其是能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学生说到哪儿就跟到哪儿,经常用“你还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补充”等预设性提示语言,为教学预设留下余地,留下品味空间。 二、教材拓展――留足想象空间5 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可不必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应根据实际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发掘与拓展,创造出符合学生年龄特
3、点,适合于学生自主建构的学材,体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的“大家风范”。 1.抓文眼拓展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素材中体验与感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例如,特级教师张康桥在教学《望月》这篇课文第二节第二句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你说这个月亮怎么吐洒?如果月亮有眼睛,你觉得他的眼神怎么样?指导学生抓住“吐洒”与“安详”,还特别提醒学生“详”是“讠”旁,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找感觉,当学生读到“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时,教者又特别提到有一个词“晶莹”没读清楚,教者就此进行拓展:“晶莹”是怎样的情境?要求学生再读想象这一情境。教材中的每个重点片段都会有文本的眼睛
4、,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文眼,用我们的慧眼去拓展文眼,就能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留足想象的空间。 2.抓题眼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文本感悟中想象与驰骋。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紧紧抓住题目中的“不值”与文字相遇,讲文字中的园,品诗中的“怜”,悟诗人的情――喜爱、爱惜;与文学相遇,用诗的眼光与孩子们推敲,她从贾岛的“推敲”典故拓展到诗中的“怜”与“嫌”的对照,品味出古诗的魅力――用字凝练,皆系心血所成;与精神相遇,不遇中有遇――想象出心中的满园春景,她紧紧抓住“一枝”进行拓展:怎么就你这一枝出来了?这枝红杏,你在园子里看到了什么?到园外又看到了什么?你们(指
5、学生)就是园子里的花草,看到这红杏出墙你想对她说些什么……5教材中精选的文本都可能隐含着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把握,积极拓展,就能有利于学生深入解读文本――这就是“不遇中有遇,一切景语皆情语”蕴含着的道理。 三、课堂教学――捕捉动态生成 语文课堂中教者能以童眼看学生、看教材,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多方位、多角度地关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内容,能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思绪牵动学生的心,拓展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不断推进。 1.抓“一字”解“一词”,牵一处而领悟内涵。这里所说的抓“一字”解“一词”是指抓住课文中思维含量比较大的字词进行教学,能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和探索余地
6、。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课始在检查学生生字预习过程中,突出教学一个二类字,他说:“课文中有一个字很难认,如果这个字认识了,其他字就不用检查了。”接着板书“疚”。“光这个‘疚’是什么意思?”生交流后师启发:“有难过,更有一个重要的意思为‘不安’,‘愧’呢?连在一起怎么理解?”课中于老师抓住“责怪”一词,通过换词比较引导学生品悟“责”与“怪”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到“在埋怨中带有批评的意思”,于老师深情地小结道:“多准确,同学们,这就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这里用‘批评’太轻了,用‘责备’太重了。”这里既让孩子们悟出了护士的不忍心,又品出了“我”的内心不安与粗心大意。这就是按学生思路
7、释字品词从而使其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之意。 2.范朗读,教顿法,给一招而感悟文味。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朗读可以再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于老师始终抓住“朗读”――5这一既理解课文内容,又习得规范语言的基本方法,在课题处他一次又一次教学生读,要求学生将“抱母亲”读轻一些,慢一些,真是越读越有味。在指名学生分段读文时,他适时给予评价,并指出美中不足的地方:“没有停顿,没有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