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

ID:31033340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_第1页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_第2页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_第3页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_第4页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问启迪智慧,思考浸润人生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以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提问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行为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一起探讨有的老师提问时不给学生思考时间,自问自答;有的教师的问题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如何作答;有的教师虽提出问题,却没有给出解答;教师设计的问题很多,学生生成的问题少

2、等,忽略学生思考能力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效果。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如何合理利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想法。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导向性6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一系列问题,即为实现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前后相关、由浅入深的问题,组织成一个连续的问题框架。新课程下的数学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因此,课堂提问应以突出数学学习主题的问题情境为切入点,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其产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提问要把

3、握过程性。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经历的过程,我认为包含三个方面:等候答题、指定答题和追索答题。在等候答题时我们要注意:教师提问后,要留出4~8秒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不宜匆匆指定学生回答,如立即要求学生回答,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情绪紧张、思路堵塞,使学生形成害怕回答的心理。教师提问时应“随机应变”,若某一位学生回答不出,则不必等他回答,可指定其他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聆听,即使有错误,也要等学生讲完以后,再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纠正和补充。这样处置,有利于营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氛围,

4、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指定答题时应注意:选择答题对象要全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选择课堂提问的对象呢?从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可按以下三种程序进行。  1.感悟层面的问题,可按“差―中―优”的程序进行选择。大多感悟层面的问题是对公式、概念、性质的机械重复,对学困生来讲,这部分内容较易回答,可帮助其树立信心,同时对部分已遗忘的问题,可由高一层次的学生补充修正,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每堂课都有重点,它是学习的核心。学习效果如何,主要看学生能否围绕重点展开思考,在学生接触新知识的重点处设问,引导他们正确掌握知识实质,起到牵一发而

5、动全身的作用。  2.理解层面的问题,可按“中―优―差”6的程序进行选择。理解层面的问题富有启发性,但由于学生之间理解、思维的差异,在同一时间内他们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不可能一致。若先指明优生回答,那么中、学困生就有依赖性;若先指明学困生回答,其有可能答不出来,则积极性容易受挫伤。若按“中―优―差”的程序安排学生答题,那么中等生必能回答出问题或问题的一部分,当答不完整时,可请优生补充与说明,最后请学困生综合叙述一遍。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又可以完美地解决问题。  3.综合层面的问题,可按“优―中―差”的程序进行选择。综合层面问题

6、的回答要求比较高,中等生和学困生往往只能考虑部分,甚至无从下答,所以可以安排小组自由讨论,再回答,用以优带差的方式解决问题,或安排优生回答,再请中等生复述一下,最后请学困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查漏补缺,或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中等生先回答,再让优生进行辩论。  (三)问题评价要鼓励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扬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当学生闪现智慧火花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激情。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倾听学生的回答。注意倾听,一个

7、愿意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亲切,使师生关系变得亲密、友好。2.评价学生的回答。评议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可从以下六方面进行:①知识掌握的准确度;②知识理解的深广度;③知识巩固的牢固度;④错误的数量与性质;⑤口头表达能力;⑥是否有创见。评价无论对错,教师都要及时而公正地做出明确评价,不论赞扬或批评,都应采取“积极性评价”6,但不要为鼓励学生而不分正误,一律肯定。评语应多样化,必要的时候,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可以让全班学生为某个同学精彩的回答鼓掌,表示认可。3.澄清和纠错学生的回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混乱、没有清晰地表

8、示出意见和想法,或他的答案不够简明、确切时,我们提倡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新思考,再次回答,允许质疑同学及老师,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师生关系日益融洽。4.支持学生的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