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3113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摘要: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不能用计算机课件取代实验,要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要探索改革实验的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当今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这无疑是物理教学的进步。但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过程。能够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绝
2、不能用计算机课件取代实验。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操作规范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下面我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谈谈看法。 一、确定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
3、,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方法等。通过课堂实验教学,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4 物理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促使学生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求知欲。例如,演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时,要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分别向里压活塞和向外拉活塞,学生能亲自体验手的感觉;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时,先让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几个力气很大的学生都不能把马德堡半球拉开,学生感到惊讶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
4、力和思维能力。如“对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小”的实验,学生能观察到用打气筒向盛有少量水的大口玻璃瓶内打气时,塞子跳起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起来,并发出响声,同时瓶中出现白雾。又如在观察电磁感应的实验时,能够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大小及方向。教师要从点滴入手,讲述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细心观察、严密分析推理的具体事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二、改进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物理实验教学应以实验为载体开展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探
5、索的情境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多向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中,我先演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感应电流?”4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进行探究,组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两个条件:电路要闭合,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我接着提问:“如
6、果导体不动,而磁场运动,能不能产生感应电流?”让学生对论猜想,我再演示,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电路中就可能产生感应电流。我再次设疑:如果导体与磁场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会有感应电流吗?让学生大胆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启发学生根据上述几个实验的结果,深入思考,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 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对课本上实验进行了三方面的改动: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现成实验为实验设计。这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
7、,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做“压缩气体,气体内能增加”的实验中,筒内易燃物产生明亮的火花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然而,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在筒内要放易燃物?为什么要迅速下压活塞?这一系列问题,学生仍不明确。我尝试改变课本中实验一举成功的做法,实验时,筒内先不放易燃物,压缩空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这时学生感到十分困惑,空气的内能是否增加怎能看得见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实验设计问题:怎样变“不可见”为“可见”?顺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实验教学进程,由学生主动参与设计
8、和实验,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课外实验具有就地取材、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和独立操作能力。因此对于课本安排的课外小实验,我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在课堂检查评比。我还利用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开展实验活动。如在一次郊游时,正讲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带学生到湖边看倒影,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某一物体的倒影,这是镜面反射。我让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