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8527
大小:51.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村级三资委托管理动员会讲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村级三资委托管理动员会讲话稿今天我这里召开全县村级“三资”委托管理工作动员会。刚才,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已经组织大家学习了党办发[]号《关于印发<县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委托管理实施方案>通知》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分别从业务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作法。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清醒地知道:三资”委托管理工作就是要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铲除“以资谋私”土壤和条件。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下面我就开展
2、好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讲四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做好村级“三资”委托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而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6页共6页农村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一)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需要。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当前。就是集体财务管理不规范、集体资金分配不公、集体资源流失严重、村务公开不到位以及组干部以权谋私等
3、原因造成的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管理,就是使过去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由原来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管理”从“制度约束”变为“程序民主”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监管职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杜绝“以资谋私”违法违纪行为,达到既亮了村集体的家底”又明了群众的心底”目的从而有利于从源头化解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多发领域。抓住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二)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抓住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从近几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办
4、的情况看,村组干部出问题、犯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绝大部都与经手和管理、处置集体“三资”有关。有的村干部不能认真执行村务公开的有关规定,三资”管理使用上优亲厚友,造成群众的不满;个别村干部不能自觉遵守有关纪律规定,以权谋私、独断专行,集体资金被无偿占用或低价承包、租赁、处置,有的集体资金被贪污、私分、挪用、挥霍浪费等等。这些情况,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行农村“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就是要从源头上摘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村干部犯错误的机会,保护基层党员和干部。第6页共6页绝大多数集体经济都很
5、薄弱,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基础。从当前我县村(居)委会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有的还是空壳”大多数都没有集体资金积累,只有为数不多的集体资产和资源,这是村集体经济的最后一点本钱”加强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提高基层群众的福利保障水平,最终主体还是基层村(居)集体组织。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村级“三资”管理,管好用活这“最后的本钱”盘活村级级资产、资源,实现村级集体“三资”安全和保值增值,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改善和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供经济基础。二、深化认识。迅速推开依法行政。农村
6、集体“三资”委托管理服务,一)深化认识。就是对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保持在村集体三资核算单位、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和债权债务不变的前提下,各行政村(居)委会委托乡镇“三资”管理中心代为监督和管理“三资”工作。主要是涉及到位法律规定的问题。1998年11月公布施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为什么要进行委托管理或者委托代理。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第五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教育村民合理利
7、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按照法律规定,村级“三资”管理权是属于村居组织的但是鉴于目前各村级组织在管理和处置“三资”过程中出现的村干部以友谋私、优亲厚友、村务不公开、重大事项不经过村民大会讨论以至引发群众不满的上访等等问题的实际,有必要成立一个中介性质的机构。通过村(居)委会的委托,代为监督、管理村级“三资”事务。第6页共6页明确职责。加强农村“三资”委托管理工作,二)加强领导。各行政村是基础,各乡镇是主导。因此,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三资”委托管理服务工作方案,迅速召开会议部署落实,要细化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形成
8、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认真抓好落实。提高效益。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三)消除误区。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克服以下几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一是认为这项工作是务虚的搞形式的因而一开始在指导思想上就定位低,存在应付行为,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