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7772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教育技术学视角下新装备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技术学视角下新装备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从教育技术学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当前军队院校新装备教学在宏观层面上还面临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在微观层面上还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和缺失。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可以为新装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即引入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并建立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 关键词:教育技术;军队院校;新装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装备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基地,传统的新装备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及虚拟仿真技术等现
2、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军事教育训练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从军事教育训练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基本手段,成为教育训练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教育训练改革和创新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教育技术学的视角出发,审视当前新装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成为提高新装备教学质量与效率新的突破口。 一、新装备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育技术学视角出发进行考察,当前军队院校新装备教学在宏观层面上还面临一些共性困难和问题,在微观层面上还存在一些共性的不足和缺失。8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新装备教学存在以下四方面的共性困难与问题: 一是教学对象多
3、样,培训类型复杂。新装备的实战用途、研发需求,及不断升级换代的客观需要共同决定了新装备教学培训对象的多样性和培训类型层次的复杂性。这对新装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出很大挑战。 二是教学资料贫乏,教材编写困难。大凡新装备往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般很难在编配部队的同时编配给有关院校,院校也很难得到一份完整的资料。这就造成了新装备教学教材资料欠缺,教材编写困难。并且当务之急,是新装备教材的编写资料不配套并缺乏系统有效的理论指导。 三是新装备严重匮乏,保障渠道不畅。新时期以来部队新装备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种种因素院校教学用新装备一直补充甚少且不配
4、套,致使院校新装备教学手段落后干部队新装备的发展,不能满足新装备教学的需要,部分专业的新装备教学只能从理论到理论,严重影响了院校新装备教学能力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学时矛盾突出,技术支持不力。新装备教学在时间要求上的紧迫性和课程内容覆盖上的广泛性,也给新装备教学提出挑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也是新装备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虽然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手段可以起到弥补新装备欠缺不足的作用,但是却存在虚拟装备虚拟环境同步开发机制欠缺等问题,从而造成新技术手段运用不充分、对新装备教学支持不力等问题。 其次,从微观层面
5、看,新装备教学同样存在四方面的共性不足:8 一是教育技术理念的缺失。经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承担新装备教学任务的教员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解为课件或多媒体的使用,缺乏系统的教育技术理念。这是导致现代技术媒体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及“电灌”代替“人灌”等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是教学设计模式缺乏针对性。当前新装备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模式,大都在沿用传统的面向生长指挥军官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新装备教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这势必导致对新装备教学个性化特点规律的忽视,以及教学内容设计适用性差等问题的出现。 三是教学方式
6、与教学需求脱节。当前院校学历教学已有一套完整的模式,比较成熟,教员讲起课来心里有底,得心应手。而新装备教学到目前为止尚缺乏成熟的经验,还存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与新装备教学需求脱节的问题。 四是教学评估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各院校新装备教学评价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理论方面(笔试形式);实操方面(现场评分);业务正规化建设(现场检查装设备)。最后总结“考核纪要”。显然,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都属于终结性评价,即学习结束后对学员学习效果的最后检验和认证。缺乏形成性评价,即授课过程中针对学员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另外,在课堂授课质量方面尚未形成完
7、善的第三方督促评价机制,造成教员授课质量监督和评价完善机制的乏力。 二、新装备教学改革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重视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重视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研究、强调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出发,新装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8 (一)引入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它从理论层面规范、指导着教育技术手段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系统化教学设计思想”来源于迪克一凯里模型(DichandCareyModel)为核心的教学系统化设计理论。他们认为:教学本身是一个由学习者、教师、教学材料以
8、及学习环境等成分构成的系统,教学过程本身可视为一个旨在引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坚持系统观,充分重视教学系统中所有成分所起的重要作用,充分重视这些成分之间的有效互动。系统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