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

ID:31016188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_第1页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_第2页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_第3页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_第4页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彭彤艺术与宗教是人类基本的两种文化形态。前苏联著名学者乌格里诺维奇曾明确地指出:“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头绪纷纭,错综复杂,至今研究还很不够。在苏联文献中,对艺术和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作理论总结的专著寥寥无儿。”(注:乌格里诺维奇著:《艺术与宗教》第2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新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艺术与宗教的交叉研究方兴未艾,产生了一批相关的论著。有些论著论述了某一宗教(或教派)与某一门艺术(或体裁)的相互关系,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总的看來,对艺术和宗教的相互关系深入进行理论总结的专著仍显单薄,只在一些宗教学概论的著作中

2、御涉及。怎样从元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呢?笔者认为这里存在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先后移译了儿本有关艺术与宗教关系方面的著作,它们虽各有千秋,但仍未从元理论角度來全面思考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著作中,有的侧重于从宗教与艺术的起源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对艺术与宗教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大抵取决于对二者起源的阐释”(注:乌格里诺维奇著:《艺术与宗教》第14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有的着重论述基督教徒对艺术的看法(注:参阅N•沃尔斯托夫著:《艺术与宗教》,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有的侧重于论述宗教与诗和悲剧两种

3、文学体裁的相互关系(注:参阅海伦•加德纳著:《宗教与文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有的明确指出:“本书专论人类精神文明中艺术与宗教的相互作用问题的一个方面,即艺术在这些宗教里的功能问题”(注:雅科伏列夫著:《艺术与世界宗教》第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有的则将宗教理解为艺术,“我主张宗教做艺术同样的事情”,见同而不见异(注:T・R•马特兰著:《宗教艺术论》第1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笔者认为,从元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艺术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在审美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看來,可以通过研究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二

4、者相通、相同之处,以及二者的差别,进而深入研讨艺术与宗教相互关系问题。一、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的根本相通Z处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虽分属艺术与宗教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二者的根本性质却是相通的。这主要表现在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共同表达着人们的生命体验。二者的根本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体验”。“体验”一词被广泛地应用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中是较晚的事。最早将它提到人生本体论高度加以认识的人是狄尔泰。伽达默尔曾对该词作过语义学考察,认为“'体验'一词是在19世纪70年代才成了与'经历'(Erleben)—词相区别的惯常用词。18世

5、纪这个词还根本不存在,就连席勒与歌德也不知道这个词”(注: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式》第85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体验的德文为”Erlebnis”,是动词uErlebenH(经历)的名词化。人的生命不是别的,其实质正是时间展开中生命的活动和经历,而经历的积淀和凝固就成为人的心理本体,就是人的具体性存在。狄尔泰是处于世纪转折点上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西方哲学从19世纪向20世纪转折的重要一环。狄尔泰在人生问题上对西方衿学作了根本性的扭转。他认为人不仅仅是认识的主体,还是价值评价和意志活动的主体;人与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关系,而且是

6、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生命非他,是有限个体从生到死的体验的总和。但是,体验并不就是生命活动本身,也并不等于生命活动屮的一切经历(经验)。与体验相比,经验的范围更广,包涵的现象更多。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它都可以涉及。在经验活动中,主体不一定必须进行审美、价值和情感活动,还可以是进行客观冷静的认识活动。此时,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主体没有高度的自由度,单一的认识目的占据着整个心灵。体验则不同,体验是主体的一种直接生命感性活动。它与主体的意志、目的、愿望、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体验是人生的一种反思方式。人通过反思人生,洞悉生命的困境和存在的有限,并由此获得人

7、生意义的理解。因此,体验活动中,主体是带有激情地追寻生命终极意义的人。艺术与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最直接、最鲜明地表达着体验。狄尔泰就曾止确地指出:''宗教思想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注:转引李超杰著:《理解生命一一狄尔泰哲学引论》第113页,中央编译岀版社1994年版。)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是人类最典型的两种体验,最根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対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人是一种有反思能力的生命存在。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每一项生命活动,而且能反思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冃的。人是有限的存在物,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

8、思维上都是如此。在时间上,人的有限性表现在生命于无尽时间长河中只能占有一瞬,生和死只是一个必然的庞幻起点和戛然而止的终点。在空I'可上,人同样只能在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