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

ID:31015007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_第1页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_第2页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_第3页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K-15炭柱工艺运行优化的探讨朱卫华宁夏伊品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宁夏750100摘要在味精生产过程中,通过稳定炭柱运行条件,合理分流使用稀液,平衡料液循环,排除料液系统杂质,防治料液染菌等一系列丁艺优化措施来实现味精生产的优质高效运行。关键词炭柱,稀液,排杂,染菌防治随着味精生产线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味精精制生产中,炭柱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制约味精精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下就我公司年产60000吨味精生产线炭柱生产运行管理的几点做法与味精同行进行交流。一、加强前后工序料液协调和质量控制,保证炭柱连续平稳运行。从生产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

2、炭柱在上柱料液温度、pH值、度、上柱流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柱料液透光稳定、上柱倍数可达到55倍左右,出柱料液透光在75%。(注:上柱按照过滤屮和液25倍后转上母液过滤至55倍以后根据料液质量情况处理)而上柱料液质量把关不严,频繁的调整流量,停柱的炭柱,上柱倍数在45倍时出柱透光就已下降至75%,继续运行出柱料液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因此,生产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控制压滤工序的恒压恒速过滤确保料液指标的稳定。②保障柱前料液均衡连续供给。③对柱前料液高位罐进行保温,保证料液温度相对恒定。④通过对结晶用料总量的统计分析得出每小时需料量,依此确定

3、炭柱出柱流量并加以严格控制。⑤严格执行料液接收标准,定时抽检复测料液各项指标。二、料液系统总量控制。根据生产运行需要和分析统计数据得出中和液、母液的每日循环总量的上下限。从而确定中和每日投料量,并依据每天母液总量增减情况及时调整结晶工艺运行情况。把炭柱运行口报表屮每LI交料总量、料液指标变化情况、炭柱运行倍数等数据汇总,便于生产运行分析及相应的工艺调整。三、炭柱稀液的使用和料液系统排杂。炭柱稀液有两种,一种是中和液上柱时0〜10BJ的中和液稀液,一种是撵料时10〜0Be,的母液稀液。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将炭柱稀液用作中和底水或脱色调节母液浓度

4、。而改进后的做法是将中和液上柱稀液收集进入柱后母液调配罐,虽然降低了母液浓度,但是结晶操作时只要对母液流加速度稍加控制即可。撵料母液稀液则单独收集交结晶进行折母液,产生的老母液交提取水解后提取谷氨酸。在此重点提到的是,当炭柱撵料稀液浓度到5〜2Be,时,用嘴尝稀液稍有一点鲜味但苦味、咸涩味却很浓重。稀液收集槽液面上泡沫很多,稀液呈棕黄色。取样测谷氨酸钠含量在5%至0.5%之间,硫酸盐含量在0.1%〜0・03%。说明撵料稀液在5〜2Be'时洗脱岀味精含量已经很低,而硫酸盐、色素、胶体类物质却进入了洗脱高峰。将撵料母液稀液交结晶浓缩折母液,其实

5、质就是排除料液系统内杂质的过程。如果在炭柱撵料时出现结柱现象,则稀液收集量将是正常情况下的2倍左右,则该工艺运行更为有利。上述改进有两点好处:①炭柱稀液不再交至中和脱色岗位,减少了稀液总量。中和脱色岗位只要将每班产生的洗炭水和压滤稀液调节母液浓度用完即可,杜绝了稀液用不完,因长时间放置而染菌。在调节母液浓度时对料液产生污染。此举使料液质量和炭柱吸附效果相应得到了提高。②撵料稀液内大量的硫酸盐、色素、杂质不再随稀液进入料液循环系统。而是通过结晶折母液将杂质留在老母液中,通过提取的水解工艺进行排杂。从而增加母液循环次数,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尤其是

6、99%小晶含量不达标,硫酸盐超标批次得到有效控制。四、料液染菌防治工作大型味精生产线由于系统庞大,储罐多、管线长。且味精溶液的温度和pH较适合细菌繁殖,因此极易产生料液染菌现象。尤其是在夏季,更要把炭柱工序作为料液染菌防治工作的重点。其目的是避免因料液质量问题导致炭柱结柱现象的发生。提高炭柱运行效率和再生处理效果,稳定出柱料液质量。目前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通过全面的生产工艺运行控制,压缩母液循环总量在每日循环总量的下限。并且在保证料液正常供应的前提下,使母液循环速度加快。避免料液长期存放在料液储罐内染菌变质。2、各工序定期彻底清

7、洗所有的料液储罐,洗水收集至稀液罐升温至80°C灭菌后使用。3、对所有料液储罐每班用移动式紫外线灯封闭照射杀菌30分钟。4、各工序料液本着先进先出原则进行料液交接。5、炭柱放料和出料收集操作面每班进行环境消毒。6、炭柱放料管口加装100目尼龙丝网袋延伸至液面以下,起到过滤,隔绝空气和缓冲作用。7、改造设计安装过程中存在的死角以及“盲肠”管道。通过对炭柱工艺运行的优化和改进措施的实行,达到了精制料液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了炭柱运行的稳定性和岀柱料液质量,为精制车间的产量、质量、生产技术指标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于信令,味精工业手册

8、[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3月[2]林长松,精制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污染[J]・发酵科技通讯,2006年6月第4期:第12、1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