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

ID:31011090

大小: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_第1页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_第2页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_第3页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_第4页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张竞重庆市南川中学校408400摘要:本文将初高屮物理教学衔接问题进行研究,从为生常见的一些错误,探讨如何处理好物理概念的科学性和阶段性的关系,讲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了解学牛.三个方面开展论述,其冃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高中物理难学的障碍,为学生顺利完成高中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引言: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高初中物理内容与思维的“高台阶”。使刚升入高中的学牛•普遍感觉物理难学,尤其是意志品质薄弱.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更是如此。这让他们过早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学习的信心。如何搞好高初中

2、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他们跨过“高台阶”,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与学的特点,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过渡衔接问题。1、初、高中物理教材差异显著初步分析现行高屮物理课本(必修本)与初中物理课本(人教版新教材),发现有以下显著特点:初中物理重从物理现象到物理常识,学习是以记忆为主的常识性了解;高中物理则重从物理思维到物理本质,学习是以思维为主的能力培养方式。具体有如下一些特点:(1).从直观到抽象:如物体——质点。(2).从单一到复杂:如二力平衡——多力平衡;匀速运动——变速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3).从标量到欠量:如算术运算(加减法)—

3、—几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4).从浅显至严谨:如重力——万冇引力(5)•从定性到定量:如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定律。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简单,所叙述的物理现彖与口常生活紧密联系R浅显易懂。绝人部分与学生口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相吻合,其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木上是四则运算,且公式参量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所以,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相比,“教帅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在初中远没冇高中那么明显。高中物理每节的内容较多,篇幅较长,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叔述方式较为抽彖、概括、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较多:有文字法、公式法、图像

4、法等,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对同一物理现彖或规律要求从多侧面观察它、研究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耍求更高。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往往感到物理模型抽象,不可想象。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鮫鉴别、抽彖概括、归纳演绎、空间想彖、灵活应川等能力都还没冇形成,因此,突然捉高思维要求,加Z教材从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出发,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一一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2、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物理问题简单,现彖直观、生动、形彖、具体,容易理解;篇幅少,概念、公式少

5、,容易记住;题型简单,转弯少,数字小,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简单,习惯于背,不习惯于推理、归纳、论证;习惯于简单的计算,不习惯于复杂计算(如万有引力、人造卫星等题目):习惯于模仿,不习惯于创造;习惯于课堂合唱,不习惯于独立思考;用学生的话来说:“只要记住了公式,把题中已知条件代进去就可得答案”。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彖、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花样多,加Z科冃多,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记住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也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

6、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信心。他们对一些形同质界、形界质同的问题,如两个看起来一样的问题,却要用两个不同的物理规律来解;而两个看起来完全不同的问题,却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的情况,就觉得物理好像真是无章可循。3、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尚未形成高一学生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问题屮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数理结合的能力还未形成。一是由于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问题,使数学、物理知识内容不同步;二是许多学住数学基础不扎实,如直角三介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似是而非,三是所用数学知识本身复杂,如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比初屮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屮的三角知识;运动学

7、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冇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幕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等。这些导致了学生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就感觉很困难。4、学生所学识与日常生活经验严重负反馈学生通过十儿年的成氏与生活,接触、感受到许多物理现象,特别是丿J学现象。在初中阶段,所研究的力学现象,如杠杆原理、浮力问题等,与他们的生活感受及生活经验绝人部分是吻合一致的。因此,他们冇许多时候凭直观感受或主观想彖,都能猜中正确的结论,而高中所涉及的物理感受更本质、更抽象一些,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