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的歌会》为例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

ID:30992296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_第1页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_第2页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_第3页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_第4页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云南的歌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云南的歌会》为例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25-02  摘要: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这取决于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文本,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师教学风格。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思想的变化,他们对同样一件物件的理解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发生转变的,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考虑到学情的变化。本文中,笔者就通过鲜活的案例探究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案例探究同课异构三个“微”度有效性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向我们展示出少数民族

2、的民风民俗之美,天人合一的生命之趣。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该单元“提示”中说:“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所选课文……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毋庸置疑,《云南的歌会》里,不但有人类文明积淀之“民俗”,有云南百姓平常又别致的“民生”场景,有地域特色之风情“画卷”,更有“诗歌”――诗情画意之“歌”。借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之言,云南的百姓正是“诗意地栖居”在诗情画意的美景之中。作者沈从文先生,以

3、其生花妙笔,在为我们再现云南如诗如画的歌会的同时,也为我们奉献了一篇诗情画意般的美文佳作。作为语文老师,如果我们能从“提示”6中或“民俗”或“民生”或“文化”或“画卷”的某个“微”度出发,以此“微”度异构课文,我想,“异构”就会更加出彩。我试着“异构”几个“微”教之度。  一、从民族服饰微度“异构”  课本在该文注解①中说“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跑马节’”。其实不确。原文题目是《过节和观灯》,写于1963年3月。“记忆中的跑马节”仅是该文中的第二个小标题(第一和第三个分别是“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灯节的灯”)。  沈从文先

4、生在“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一节中说:“……这些节日影响到衣食住行各方面,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扩大历史文化的面貌,也加深了民族团结的感情。”作者在此明确指出了节日之“影响”、之作用。基于此,老师何妨从“衣食住行”之“衣”的角度异构本课。且看,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年轻女子服饰之描写,是何等之漂亮美丽,何等吸引读者眼球:“这种年轻女人……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看――蓝的衣裤,银的饰片,绿的围裙,花的绣鞋,还有油光可鉴的发辫,构成了多么鲜艳、多么醒

5、目、多么和谐的一幅美人图。  当然,如果仅有这些,一节异构课的内容也就显得有些单薄。课文第五段不是还有诸多人物登台亮相么?“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6请让学生想象这些不同角色的穿戴吧。这不也可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定位、从而锻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么?  如果老师备课时,能搜集整理一些云南民族服饰的图片、影像资料(譬如电影《刘三姐》《云南映象》等),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不

6、是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么?  突出民族服饰之美,民风民俗便在其中自然彰显矣。而对学生美的熏陶和教育不也在其中了么?  二、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  沈从文先生在《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一文中说:“文学艺术只有美和不美。……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云南的歌会》自然“中规中矩”,符合作者关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标准。文中景美,人美,情美,意美――意境更美。  如上文所述,课文内容选自“记忆中的跑马节”一节。作者在看了“跑马”后说道:“过了不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认为从马背上研究老问

7、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作者将课文所选的“歌会”称为“新的发现”,说是把他“引诱过去”,更脱口而出、称赞是“生命的颂歌”。这,自然就给我们一个启发,“歌会”可以当作“生命的颂歌”去读。作者进一步说,年轻男女的对歌,“也可以说是‘情绪跑马’,热烈程度绝不下于马背翻腾。”――好一个“情绪跑马”!且听,这些年轻男女的情绪跑马,“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

8、瓜熟,随口而出。”6看,内容之丰富,题材之广泛,技巧之娴熟,态度之从容,竞争之激烈,效果之不凡,端的使人叹为观止。且看,那个年逾七旬,牙齿早脱光了的吹鼓手,“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或讴歌爱情,或嘲讽烟鬼,或笑骂财主,真个是嬉笑怒骂,皆成曲调。  行文至此,我以为,老师尚能从歌之美的微度异构本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