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907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如何改善学生的审美疲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改善学生的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厌倦或麻木不仁的感觉。在教学中常常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太过熟悉了而提不起积极的兴趣,产生了较差的听课效果,以致学习成绩很难突破,或者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就是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审美疲劳。怎样才能改善学生的审美疲劳呢?我思考了许久,总结出几点。 一、重视教学过程的创新。 教学过程是不可能有重复的,面对不同的
2、学生,即使是同样的内容也难以做到教学过程的重复。可是一些教师会习惯用同一种模式教授所有的内容,都是“讲、读、练”,学生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一节课上完了也就上完了,对课堂的内容没有很大的疑问,似乎一切都是该这样接受。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教学也没有相同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思维正活跃的学生,更不可能重复。但要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有效地掌握知识,确实需要花点心思。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这一特点,科学地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结合,才会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这就要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授课形
3、式,要重视教学环节,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4 我在讲长方形的面积时,有好些学生老是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搞混淆。多次强调后依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无意中我发现教室里面的地板瓷砖都是3×3平方分米的,而教室刚好也是一个长方形。于是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再根据每块瓷砖的面积算出教室的面积。下课后,学生都很积极,自觉的形成小组进行测量,一些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很积极投入到测量中来。果然,经过实践,学生几乎都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自然也记住了公式及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
4、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反思和构建等思维过程。小学生都爱动手,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发现中体会比直接的传授更有效。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思维,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慢慢地他们必定会有自己的思维。 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由教学方式的转变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教学才能实现,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用心准备,时时注意学生的思维动态,如果学生出现倦怠的情绪,这说明学生的“审美”已出现“疲劳”了。常有学生反映“课听得懂,书看得懂,但解题能力却不高”,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已被“
5、固定”,需要新的刺激才能令他们改变思维,所以教师要及时反思,发现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改变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具。4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学校交手工作业的时候交了一个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老师信誓旦旦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保证再也找不到更糟糕的小板凳了,但是爱因斯坦同学从书桌里掏出了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来。那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是爱因斯坦开始做的,但是很不完美,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完美,他又做了第三个小板凳。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契而不舍的精神,这也
6、说明小孩子都爱动手,这是他们的天性。我小时候在农村小学上学,老师的教具一般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到现在老师那亲手做的三角板,尺子,时钟等的教具我还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我有时候上课故意不带教具,需要用上这些教具时,在学了有关知识后,我会要求学生帮我做。在学习时与分的互化时,我要求学生回家用硬纸皮做一个“简易活动时钟”给我上课用。刚开始我也担心有些学生不会动手做,结果下午就有学生拿来给我了,我表扬了那个同学。第二天,我收到了好几件精美的时钟,有些还画上了漂亮的图案。学生在做时钟时,对“时”和“分”之间的认识就更清楚了。有时候
7、,老师的力量也挺大的。 三、重视作业设置多样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上完成。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课堂上都是以老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很多时候,教师的教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有关的结论、方法等。除了上面所讲要重视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设计外,我觉得作业的设置也非常重要。数学不同于语文、英语,需要多做习题才能灵活运用。对此我在作业的设置上特别重视。 1.课堂作业要精、近。 课堂作业都是选一些典型的题,除了例子,还选一些同类型的题练习,拓展一些要注意细节问题的题来练。除了作业要“精”,还要“近”4。特别
8、是应用题。在二年级学生混合运算时,我在讲授完书本的例子后,发现还有些学生还不注意要加括号,我根据当时学生的座位安排情况,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第一组有14人,第二组有16人,把这两组同学平均分成5小组玩游戏,每组有多少人?”一些程度低的同学一下子也明白要先将两组人数相加后再除,我再适时强调要加括号,学生自然明白不少。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