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

ID:30986457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_第1页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_第2页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_第3页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_第4页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漫读《池上》《小儿垂钓》《石灰吟》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孩子那颗无邪的心  白居易的创作实在令人惊叹。他既能写出《长恨歌》《琵琶行》这类恢宏厚重的叙事长篇,又能写出《池上》这类轻盈活泼的情趣小诗。  乡间的夏天是忙碌的。田间地头、小菜园里,到处都是农人忙碌的身影。割麦,插秧,除草,浇水……他们忙得甚至没有时间看一眼池塘里盛放的清莲。  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下。离开了大人视线的乡野村童,就像池塘的小鱼儿一样,自在逍遥乐淘淘。  也许,他们会像范成大描写的那样“也傍桑阴学种瓜”;也许,他们会像姚鼐描写的

2、那样“意欲捕鸣蝉”;也许,他们会像杨万里描写的那样“偶欲看书又懒开”……  白居易笔下的这个小娃儿,他的心思啊,全在那荷香浮动的一池清莲上。他的这点小小的心思,自然是瞒不过父母眼睛的。  “小娃儿,爸爸妈妈下地干活去了,你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不要四处瞎野!”5纵使这样的唠叨已经说过上千遍,却并不妨碍今天临出门时再唠叨一遍。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就放心吧!”纵使这样的保证已经说过上千回,也失信过上千回,却并不妨碍再相信这么一次。  终于,爸爸、妈妈的身影越走越远,直到完全看不见了。小娃儿揣着砰砰直跳的心,飞也似地跑到屋后不远处的一个水塘边。  解绳,放舟,撑篙

3、,前行。这一连贯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摘一片碧绿的荷叶戴在头上,多好的一顶荷帽!闻一下清香的荷花,那香味实在醉人!当然,最好的还是那一个个饱满的莲蓬,赶快掰一些回家慢慢吃吧!  小娃儿为自己的秘密行动欢喜不已。“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他自言自语,得意非凡。在他身后,小船驶过来时,冲开了水面的浮萍,一道长长的水痕,就那样悄无声息地躺在了塘面上。  孩子那颗无邪的心!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记忆深处的童年  每次读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总能唤起我童年垂钓的记忆。  小时候,我们全家随父亲

4、居住在乡政府大院里。大院里有一个小池塘,池塘四周是齐腰深的青草,池塘里的水算不上清澈,可是里面却有很多大龙虾。5  我和弟弟、妹妹最乐意做的事,便是找一截细细的竹竿,系上一截粗粗的线,在线梢拴上一片切得薄薄的咸肉。  你只要把拴有咸肉的线往水中轻轻一放,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贪吃的大龙虾游过来,伸出一只硕大的钳子,死死地夹住咸肉。这个时候,你要缓缓地提起,等大龙虾离开水面时,再猛地一抖手中的竹竿,它就乖乖地松开爪子,掉进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桶里。  《小儿垂钓》这首诗中,描写的则是一个孩子学着大人在池塘边钓鱼的情景,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孩子的稚气、纯真。  “蓬头”二字,把

5、一个头发蓬乱,未经修饰的幼子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纶”,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即垂钓。一个乡野孩子,早晨起来,头发都还没来得及梳理,就急急忙忙地跑到池塘边,像模像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钓起鱼来。  他侧着身子,坐在长满青苔的地上。“莓苔”就是青苔的意思。小孩子落地而坐的时候,才不会考虑地面是不是光滑平整?上面有没有附着青苔?他唯恐吓跑了水中的鱼儿,所以,斜着身子,故意让繁茂的杂草遮掩住自己。好像万无一失了,偏偏这个时候走来一个问路的人。如果你就是那个正在垂钓的小孩子,你会怎么办?  你也许会皱眉鼓嘴,远远地冲着那个不识趣的过路人直摆手,暗示他赶紧离开,不要惊动了

6、鱼儿;你也许会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一个“嘘”的动作,然后,冲着那位过路人招招手,让他轻轻地走到你面前,凑近对方的耳朵,把路线悄悄地告诉他。  寥寥数语,儿童的天真烂漫,跃然纸上。  石灰吟5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古英雄出少年  1910年夏,十二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由铁岭银冈书院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老师问:“读书是为了什么?”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入学第二年,周恩来在全省作文会考中,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他在文中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

7、‘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  简直难以想象,如此鸿鹄之志,竟出自一名十三岁少年之手。传说于谦写《石灰吟》这首诗时,也不过16岁,当时还在吴山三茅观上学。今日读来,仍令人回肠荡气,钦佩不已。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这首诗,可以说是于谦一生光明磊落的真实写照。  “千”“万”,并非实指,而是极言撞击次数之多。“锤”,锤打;“凿”,开凿。诗的首句写出了石灰岩开采的艰难,需要无数次的锤打凿击。  “烈火焚烧”,指烧炼石灰石。“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诗的第二句看似

8、在写烧炼石灰石是一件稀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