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428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背景:地理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一、为什么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 我们从现实状况和理论分析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1.地理学习方式的现状 尽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地理学习的现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主流仍
2、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大致分为:①被动接受型。地理教师始终是地理讲台的“主宰”,课堂活动的90%时间是教师讲解,而学生处于“你讲我记”的境地,地理学习偏重于对结论的掌握,而忽视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以及结论获得所需的认知策略实施过程;偏重于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精神、方法、态度的培养。②模仿再现型。这种地理学习类型的主要任务是把学过的地理知识、技能进行再现和模仿,而不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③封闭读书型。画地为牢,不敢
3、越雷池一步,过分拘泥于课本知识,甚至对过时的事实材料与有疑义的地理结论也“照单全收”,另外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操作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7 地理学习方式与地理课程改革的关系十分紧密。地理课程与教材直接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如果呈现给学生的是以“干巴巴的知识点”堆砌起来的地理教材,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而相反,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也会制约地理课程的改革进展,如果学生旧的地理学习方式的“惯性”仍在起作用的话,那么再富有创意的教材还会被作为“背记”的课本来对待。 2.转变地理学
4、习方式的理论根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客体”。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才是有效的地理学习。如果一个中学生毫无地理学习动机,在地理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接受外界地理信息传输,那么可以说,地理学习在这个学生身上并没有发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看,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状态是地理学习是否成功的内因,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只是一种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内因,而不是外界因素与条件,正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你
5、永远无法强迫马饮水。” 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地理学习是地理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地理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在信息社会中,师生在汲取信息方面是平等的,比如教师告诉学生:“月亮上没有水。”而学生会对老师说:“月亮上可能有水!”这是因为他们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得了有些科学家对此问题的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说法。双向交流不仅起到信息互补的作用,而且体现了相互探讨、共同学习的过程,这其中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先决条件,否则上述的“作用”与“过程”就不复存在了。7 一种对脑的研究观点认为,
6、人的大脑可以分为感受区、存储区、想象区、判断区。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过程就是地理信息在大脑四个功能区域不断加工的过程。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要变为学生内化的地理知识,就要靠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而大脑的活动要依赖于四个功能区的协调运作,但其中感受区的作用是“首当其冲”的,如果感受区的大门不开启,再简单的知识也不可能进人大脑。感受区只有保持开放的与外界主动交流的态势,才能带动其他功能区不断工作,从而体现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
7、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学习的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人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 二、如何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1.倡导多元的地理学习方式 总结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正确的地理学习方式应该是由多元的、有丰富内涵与发展功能的模式组合起来的结构性的综合体。 按功能分类,可分为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地理学习方式。基础性地理学习主
8、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拓展性地理学习是为扩展知识视野而采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培养发展性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研究性地理学习是地理探究活动,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7 按内容分类,可分为理论性、实践性地理学习方式。前者偏重对原理的理解与探讨,后者强调在活动中对知识的运用,两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按行为分类,可分为自主性、互动性地理学习方式。自主性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自我组织,也突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挥;互动性追求的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