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出思维的火花

擦出思维的火花

ID:30982418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擦出思维的火花_第1页
擦出思维的火花_第2页
擦出思维的火花_第3页
擦出思维的火花_第4页
擦出思维的火花_第5页
资源描述:

《擦出思维的火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擦出思维的火花  摘要: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关键是掌握提问的技巧。本文从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开启深刻的思维;联系旧知、贯通认知,拓展广阔的思维;巧妙设问、变换角度,诱导灵活的思维;批判提问、开启争论,培养批判思维这四种提问技巧出发谈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提问技巧思维能力5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2011年版)指出: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从中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从不同角度认识古今中外历史的内在联系,能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分析和概况历史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学生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等方面。要达到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提高

3、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通过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开启深刻的思维  针对一些学生对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浅尝辄止的现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阶梯,以恰当的问题为投石,激起学生思维中的波澜,使其深入思考,深究其义。如笔者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这个问题时,根据阶梯提问的方法,出示1925~1949年美国失业率的图表,同时分层设疑:①美国失业率最高的

4、年份是哪年?②1929~1933年失业率呈现什么趋势?呈现出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③1933年之后失业率呈现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利用阶梯的问题设置方式,使学生顺利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阶梯提问、层层设疑,充分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利于拓深学生的思维。在讲述汉武帝大一统措施中的思想措施时,笔者提问:①汉武帝在思想上大一统的措施是什么?②你知道当时有哪些“百家”?为什么不采用墨家、法家、道家等学派的思想主张呢?③回忆儒家学派的思想是什么?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春秋时

5、期的儒家思想一样吗?④汉武帝为什么要独尊儒术呢?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提问突出重点,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拓深思维。  二、联系旧知,贯通认知,拓展广阔的思维5  思维的广阔是指思维发挥的广阔程度。历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应有一定的广度性。大多数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往往眼光咫尺,立足局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旧知,贯通新知,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拓展思维的目的。如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笔者联系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中的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人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内容,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说明了什么

6、?学生通过新知联系旧知,更深刻地理解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已经悄然变化,对“危机从海上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为近代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还可与学生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相联系,结合历史教材所提供的主要知识内容,由已知引向未知,实现思维的充分扩展。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时,笔者出示语文课堂学过的联合国门口安放的雕像“铸剑为犁”的图片,然后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在联合国门口安放这么一个雕像,他表达了世界人民的什么愿望?目前引起国际战争的因素有哪些?有什么办法能够早日实现铸剑为犁应有日,战争不再的愿景呢?这样,通过联系旧知、贯通新

7、知的提问技巧,既可以实现思维的扩充延伸,又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目的。  三、巧妙设问、变换角度,诱导灵活的思维  灵活思维是指变换角度地考察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同一问题的巧妙设问,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切入,从而获取较佳效果。如讲授“重庆谈判的历史背景”时,笔者在多媒体上罗列了重庆谈判前蒋介石与毛泽东来往的三封电文的历史史料后,提问:“从电文中可看出,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要接受邀请?”换个角度提问:“假如毛泽东去重庆,

8、蒋介石会怎么做?假如毛泽东不去重庆,蒋介石会如何呢?”5学生通过回答这两个多思维指向、多思维结果的问题,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到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角度设问,有利于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用语言描绘等形象化的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