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71004
大小: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玉是尊贵、坚贞.美好的象征,自古以来在中国人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内涵。玉器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所致。玉的本质是石,玉器是由石器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玉具有比石更多的优良品质,因此,对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玉与石的差别。距今1万多年的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细石器时代遗址、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及距今七八千年左右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已经出现玉
2、制的原始工具,被学术界公认为揭开玉器史序幕的先驱。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出现了农耕、畜牧、制陶、编织、狩猎、捕鱼等原始生产方式,这是先民们创造的得以定居生活的物质条件。随之,人们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玉器以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象征价值被人们所崇尚与崇拜,其产生也成为必然。玉器的成熟标志着氏族社会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到来,象征着王权、神权、军权三位一体所构成的礼及礼法制度的产生,体现了玉文化的精神价值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后来出现在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江、浙、沪一带的良渚文
3、化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像满天星斗一样在华夏大地上闪现着耀眼的文明之光。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史前文化中,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玉器的主流,玉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玉器是礼神的礼器,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先民们认为它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史前时代玉器种类单调,主要为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制作技艺比较简陋、粗糙。到了商周时代,玉器品类繁多,造型多样,工艺技术精致。春秋时期之前用玉者显示威严、高贵和美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对玉料质地要求的提高和对它的特性赋予人格化的推崇。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
4、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战国玉器较之春秋时期玉器品种更加丰富,突破了春秋时期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玉璜、玉璧、龙形佩、带钩等器型,工艺更加精细,玲珑剔透并多以镂空、浅浮雕的技法,构思巧妙,造型独特,装饰多变,不但有谷纹、云纹等几何纹,还出现了螺旋纹.花叶纹及描写自然生活的图纹。同时,战国玉器中的神兽造型作品,均饱含着一种张扬的气势,大大增加了玉器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各路诸侯踌躇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两汉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思想环境较为宽松。黄老无为、儒家贵玉、道家
5、神仙长生观念、辟邪厌胜,以及东汉弥漫的谶纬、阴阳五行等各种思想,对玉器的制作和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但当时对玉器的制作并无太多限制,工匠琢玉时较少受到形式、纹饰的束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故而出现了大批经典之作,在玉器纹饰和造型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一个强盛的帝国,国力强大,经济发达,人民安康。随着中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入交流,从而带来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玉文化方面,表现为发展受到波斯文化及当时绘画和雕塑艺术的影响,出现了大量佛教题材,如飞天、玉人、双鹿、寿带、凤等。唐
6、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最繁荣的时代,但其加工技艺已趋成熟,技法简练遒劲,突出形象的精神和气韵,颇具浪漫色彩,艺术境界高雅.生动。明代时期,嘉靖、万历两朝接近一个世纪的统治,道教盛行,统治者迷恋长生之术,形成了崇尚迷信、消极苟安的社会思潮。这一客观现实也反映在玉器工艺上,祈福增寿的祥瑞题材和道教题材大为流行O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政治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各类艺术空前繁荣,其中玉器更为突出。乾隆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最鼎盛阶段,特别是宫廷玉器,呈现出辉煌灿烂的繁荣景象。文化的可继承性,决定了清代玉器是千年传
7、统玉文化的集大成者,将玉文化的创作法则和精髓推向巅峰,使精美玉器获得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古代玉文化史上最后的辉煌。自古以来,玉器即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审美文化等最具特色的代表性艺术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极具本质性的特征是阴阳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而阴柔是其主要文化内涵。玉的本质坚利、质朴、温润,尤其温润(阴柔)是其主要特质。因此,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是一致的。玉器代表、反映与象征的是中国文化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貌,并且具有广博、精深和含蓄的文化特征。中国人将玉和做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8、,以至于比德于人,称君子如玉。孔子《论语》曰“君子温润如玉”。炎黄子孙钟爱美玉,则赋予玉五德,将“君子比玉于德”,故“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女子亦要比德于玉,要冰清玉洁,守身如玉。另外,玉能养生的说法从古至今一如既往,“玉在山而草不润,玉在河则河水清”,“人养玉,玉养人”,玉与人体紧密接触,可气脉相通、输血润肺。孔子等人倡导的“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