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图书馆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图书馆论文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读者服务工作质量的优质与否,决定着图书馆的工作社会价值。本文通过总结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对比传统服务的弊端洌举了河西学院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具体举措。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承载着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使命。读者服务工作作为图书馆系统的组成部分,在
2、保障读者权益和支持教育科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克服传统图书馆的缺点和局限,从多方面、多角度探索读者服务新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保证读者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最终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社会价值。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赋予读者服务工作全新的内容。管理模式实现开放式,最大限度方便读者;图书借阅实现自动化,免去繁琐手续的办理;文献资源实现数字化,方便读者随时获取;信息檢索实现网络化,足不出户了解馆藏资源;预约续借实现电子化,节省读者时间
3、。图书馆面临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非到馆服务和网络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二、高校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模式弊端(-)管理模式方面馆内厅室分割,影响了空间的整体性,视觉上不够美观,实用性不高,一道道墙壁挡住了读者的视线,无通透感可言,间接导致图书馆呈现封闭式发展,文献资源的更新速度也相对较慢。在这种分厅室管理模式下,各厅工作人员负责各厅读者入馆登记,借还书,图书上架、排架、倒架,并提供导读咨询服务。从保守意义上来讲,厅室各司其职,也有一定的方便性存在,因为图书馆藏书量相对较大,整理图书是一件繁琐又繁重的
4、工作,各个厅室做好藏书管理,减少图书流失,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但是,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局限性,读者每带走一本书,都要在各厅室办理手续,也许读者想要在馆内的其他地方阅读这本书,等出馆前才决走要不要借走它;也许读者还要到其他厅室去找书,但每次出门都要放下代书板,等到其他厅室,再重新登记,拿代书板,繁琐的手续,无形中耽误了读者的时间,影响了读者自在畅快地阅读。(二)服务理念方面传统的服务理念,只是提出了”一切以读者为中心”的口号,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落后的服务手段,影响了服务质量,陈旧的服务思想,导致正确
5、的读者服务理念,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服务工作变得被动,加上工作人员构成复杂,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不高,工作方式死板、程序化,对读者缺少人文关怀,造成服务无法推进,图书馆发展严重受阻。(三)软硬件设施方面在传统的管理模式、陈旧的服务理念背景下,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购置似乎无足轻重,再加上设施费用昂贵,高校图书馆软硬件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图书馆向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及转变。三、网络环境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举措(-)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入馆效率传统的管理模式
6、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在网络环境下,改进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入馆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河西学院图书馆于2010年口月22日正式试行〃一门式〃大开放服务,在甘肃省内是首例。〃一门式〃管理摒弃了分厅室借阅的弊端,终结了繁杂手续的办理,节省了读者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书馆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发展。"一门式"管理,单从模式来讲,简单明了,读者持一卡通入馆,统一出入口、统一验证、统一借还书,不用登记,不用领代书板,不用询问门口值班人员,提高了读者的入馆效率,使得图书馆和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二)提升馆
7、员综合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读者服务理念,提升读者服务品质高质量的读者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对外的名牌。高素质的馆员,是衡量图书馆水平的重要依据。河西学院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和关心每一位读者。馆内工作人员注重服务态度和个人素养的提升,对读者有问必答,耐心细致,尽最大努力解决读者难题,在总结和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工作之余还能积极参加业务培训,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方便了日常工作,更方便了读者。馆内的建筑格局和家具摆设都体现出贴近读者的人性化理念。走廊和阅览室摆放的绿色花卉,舒缓了疲惫
8、的双眼,随处可见、简易松软的沙发椅,让入馆读者有一种身心愉悦的感觉。轻松优雅的馆读环境,更能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馆内提供网上咨询、电话咨询、服务台咨询、数据库检索咨询、传统工具书检索、找书引导、全员咨询等服务项目,协助读者解决在查询利用科技文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派学科馆员到对口教学系进行学科建设和科硏状况调研、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指导信息利用工作,有针对性的做好藏书建设和学科信息服务工作。馆内的学术报告厅、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