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范成实验12207

齿轮范成实验12207

ID:30940923

大小:11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齿轮范成实验12207_第1页
齿轮范成实验12207_第2页
齿轮范成实验12207_第3页
资源描述:

《齿轮范成实验1220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三齿轮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牛根切现彖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和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齿轮范成仪;2.H备齿轮毛坯-•张(如图3-2所示)、绘图圆规及三角板、计算器和铅笔等文具。三、实验原理齿轮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是利丿对齿轮互相啮合传动时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如将其中一个齿轮的齿廓蘑成刀刃(即齿轮刀具),另一为齿轮毛坯,当刀具和齿轮毛坯的分度闘相切并作纯滚动时,齿轮丿J具的丿J刃就可以在齿轮毛坯上切出齿廓。这与一对相互啮介的齿条齿轮传动的运

2、动完全相同。图3-1是齿轮范成仪的示意图,其屮扇形盘2绕固定轴0转动,用压板1和螺母7将代衣齿轮毛坯的图纸固定在扇形盘2上,拧松螺钉6,可调整齿条刀具3与齿轮毛坏Z间的径向距离,螺钉6将齿条刀具2固定在滑板4上,滑板沿固定轨道5作住复横向移动,为了保证扇形盘2与滑板4作相对纯滚动,范成仪的扇形盘与滑板采用齿轮齿条啮合传动。图3—1四、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下表所给的基木参数计算出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分度I员【、基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的直径,并将它们记录下來填入表3—1中。齿条刀具参数:。・抄,忙“寸■心』齿轮参数:m=20mm,Z=&A

3、B杯准也轮分度卿D图3-22.如图3-2所示,在图纸上画出分度圆,并把它分成三等份(如图中的OA、OB、OC),分别作其角平分线(如图中虚线中的OD、OE、OF),然后过角平分线与分度I员I的交点,分别作OD、OE、OF的垂线。3.在图纸上分别画出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齿顶I员I和齿根鬪,它们就分别代衣1/3个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毛坯。并沿各齿顶圆将多余的图纸剪去,乂以轮坯的中心为圆心,剪出16mm的圆孔。顶圆将多余的图纸剪去,乂以轮坯的中心为圆心,剪出40mm的圆孔。五、实验步骤1.将范成仪的螺母7拧松,京下压板1,把毛坯

4、中心的関孔套在O轴上。然后使毛坯和扇形盘2对心,并调整齿条刀具3和轮坯Z间的径向距离,使代表标准齿轮毛坯部分的角平分线及其乖线分别与扇形盘2的中线OO'及其乖线DD垂合,然后放下压板1,锁紧螺母7。松开螺钉6,上下移动刀具3,使其中线EE与毛坯分度I则相切(即EE线与DD线重介),则调好了毛坯与刀具间的径向距离,然后锁紧螺钉6。2.将尚连在滑板4上的刀具2推移到右或左端,然后向另一端慢慢移动,每移动一小段距离(约1毫米),贝IJ用削尖的铅笔描画出刀具3的刀刃(每画一笔,相当于刀具节削轮坯的齿槽间一刀),如此電复,直至刀具移到另一端,即在毛坯纸上描画出

5、3〜4个完整的标准齿轮齿廉。这样描绘出的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时的轨迹包络线,就形成了渐开线齿廊。3.拧松螺母7,将毛坯转过120。,描绘正变位齿轮毛坯的渐开线齿廊。依据步骤1,调整轮坯与扇形盘对心,并保证EE线与DD线璽合,然后将刀具3向外移动xm毫米,锁紧螺钉6,并左右移动刀具,观察其顶线是否依次切于毛坯根圆,否则,应轻轻拧松螺钉6,进行微调,直至满足上述要求。重复步骤2,则在轮坯纸上描画出3-4个完整的正变位齿轮的齿廊曲线。4•同理,再将轮坯转过120。,使负变位齿轮毛坯与扇形盘对心,并使EE线与线重合,然后将刀具移向轮坯屮心劝7毫米,锁紧螺钉6。

6、同样,刀具顶线应切于轮坯根関,重复步骤2,则可以在轮坯纸上描lUU出3-4个完整的负变位齿轮的齿廉曲钱。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成绩一、根据齿轮参数计算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各部分的尺寸,并将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然后以标准齿轮为准,比较正变位和负变位齿轮尺寸变化悄况。表3—1名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结果比较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分度圆直径d基圆直径db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分度圆周节p分度圆齿厚s分度圆齿槽宽e齿顶圆齿厚sa齿顶高ha齿根高hf齿全高h二、附上所描绘的齿螂图纸,在图上标出各个恻的

7、半径,并用彩笔描出齿丿邨曲线的根切段。三、思考题1.齿条丿J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為★%?2•渐开线齿廊的根切现彖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在图形上如何判断齿丿郭是否根切?1.在同一个实验仪上,你画出的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齿丿郭曲线是不是同-•条渐开线?为什么?四、心得与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