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29845
大小:122.1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课题申报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编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深化研究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申报日期:*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填报说明1.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2.填写前,请先上网认真阅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http://www.jssghb.cn);填写时,态度要认真负责,内容要实事求是,表达要严谨明了,字迹要清晰易辨。可以直接上网下载《申报评审书》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打印《申报评审书》后用钢笔填写。3.封面左上角“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评审时
2、由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栏中,“课题主持人”相关信息以第一主持人为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并已结题;B.主持但未结题;C.参与研究;D.未参与研究。申报者只须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栏填上序号“A、B、C、D”即可。“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栏须如实填写主持或参与研究的一至二项课题名称、课题级别及完成情况,未参与任何课题研究者如实填写“未参与”。5.《申报评审书》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一式六份,其中一份为原件),于左侧装订成册
3、,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规程》中规定的申报程序报送。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邮编:210013;电话:025-83758278,83758279。、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最后学历最后学位E-mail邮政编码其它教育科研课题完成情况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姓名研究专长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基础教冇教学理论数了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教育教学评价语文教育教学
4、习惯课题组中的分工内容3、5内容1、5内容1、5内容4、5内容2、4内容2、4内容3、4内容1、4教V隐喻内容2、4校本教研科研秘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数学概念的认识及其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10(10)课堂教学中的本原性学科问题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4)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的理解、设计与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09(01)当代儿童学习的信息环境及其教学论意涵课程•教材•教法,2008(06)校本教研中“非校本化”倾向及其成因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01)教
5、学主体新论:教学主体与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辨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8)课程研究领域中概念重建运动的新近发展与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7(10)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课程•教材•教法,2007(12)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30年(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独立或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以第一作者身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文化视野下的数学教学论研究”(BHA010079),国家一般,主持并已结题(良好);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研究”(
6、DHA090189),教育部重点,主持即将结题。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它在教育制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基础教育本身不应被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础”。这是学习化社会到来之际,从教冇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出发,对基础教育性质的一种界定。基础性是棊础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是由基础教育特定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革础教育既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又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应是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
7、涉而甚多。课程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个人甚至群体行为,而是国家行动或政府行动,以至于,与其说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活动或教育事件,不如说它更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事件。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与国家实行的教冇基本制度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相配合、相协调,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在实践中坚持革础性,克服各种功利化倾向,以实现口身的良性循环,才能发挥其在改善民生、提升国民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2、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理想设计与现实解决Z纷争。理论上应建构和追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