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

ID:30908802

大小:4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04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_第1页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_第2页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_第3页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_第4页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社会理论与哲学变革论文  【内容提要】对存在本质的追问是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旨趣。在近代,形而上学以认识论的形式得到新的发展。传统唯物论、经验论、怀疑论和唯心辩证法等从不同视角批判过形而上学,但受理论优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未能克服形而上学的局限。马克思将传统哲学的存在问题、思维与存

2、在的关系问题变为人的社会存在问题,实现了实践先于理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社会存在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存在是异化的存在,探索改变异化生存状况的途径,是马克思社会存在理论的旨归。  【关键词】社会存在/实践/存在/形而上学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3)11-0005-06  存在问题是古代哲学思考的根本性问题,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是对存在之为存在和存在整体问题的探讨。追问存在的本质,探寻终极存在,为人

3、的生活提供理论支撑,是形而上学的旨趣。按照哈贝马斯的概括,形而上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同一性思想、唯心论、理论对实践的优先地位。在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中,虽然也包含着反形而上学的“逆流”,但是,由于囿于理论先于实践的思维方式等,因此,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未能冲破形而上学的堤岸。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存在的理论,则揭示了人类生活的现实实践基础,使哲学向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回归,向生活实践世界回归,确立了实践优先的思维方式,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  一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把过沉思的理论生活作为人类自我拯救的途径,以为通过求知把握终极

4、存在,就可以对万物的存在作出终极的解释,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本。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按等级分为“实践的、创制的和思辨的”三种类型,[1](P146)其中,思辨的理论知识高于其他两种知识。在思辨的理论知识中,形而上学又是最高的知识、头等智慧,它提供固定的、终极的知识,这种知识只有少数具有卓越智慧的人通过沉思冥想方可获得。因此,“理论生活方式居于古代生活方式之首,高于政治家、教育家和医生的实践生活方式”,是“示范性的生活方式”。[2](P31-32)这种理论优越于实践的思维方式,构成马克思以前的整个西方哲学的传统。  柏拉图是古代形而上学的创立

5、者,柏拉图在继承巴门尼德关于永恒、不动的“存在”的思想基础上,把世界二分为经验的世界和超验的理念世界,把永恒的理念世界作为本质,作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普遍的存在,而经验世界则只是现象,只是“模仿”和“分有”理念世界。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是从感觉经验世界出发建构自己的形而上学理论的。他认为,“存在”有多种含义,而最基本的含义是“实体”。实体指的是“这个”,即个别的感性事物。感性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形式不能在事物之外分离存在。在感性事物中,形式具有普遍性,是事物的“是其所是”,即事物的定义、本质,而质料则只是被动的潜能,因此,形式是第一实体

6、。作为第一实体的形式有时可以先于质料而独立存在,技术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由于技术生成的东西,它们的形式都在灵魂中。”[1](P163)技术是“灵魂中的形式”,是“无质料的实体”。[1](P164)形式在技术制作活动开始以前可以预先单独存在于思想之中,这表现出形式脱离质料而优先存在的特性。他进而将由技术生成的事物形式的单独存在,去比附自然生成的事物,提出离开质料的纯形式——神的存在,把它作为终极存在,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存在和统一的根据。  由上可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维进路是不同的。柏拉图是由上而下、由超验到经验的研究路向,亚里

7、士多德则是由下而上、由经验到超验的研究进路。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理念世界主宰和决定感性经验世界的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虽然最终也导致了唯心主义,但就其以感性具体事物为基础而言,则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从经验世界起步,反对柏拉图的先验理路,对柏拉图的超验形而上学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因而,是不同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的另一条线索。  形而上学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神学本体论的发展,在近代哲学中采取了认识论的表现形式。在近代,认识主体受到哲学家们的关注,哲学研究的重心由探讨存在问题转向主体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但是,近代认识论依然沿

8、袭理论优于实践的研究理路,它把主体抽象化为沉思的头脑,或感性直观的个体,是与人的实践性存在相脱离的认识论。近代认识论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探讨,虽然表现出由传统的实体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