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

ID:30892222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_第1页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_第2页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_第3页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服装设计形式与风格的演变摘要:形式就是一切的视觉表现,形式和风格密不可分。中国的服装从古代到现代历经了五千年的变化,在这变化中,现代中国的服装设计想耍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必须立足本国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中国的形式。关键词:形式风格中国形式服装1、屮国古代的服装形式与风格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有着56个民族,而每个民族乂都有独特的服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的民族服装文化主要是由汉民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同组成,各民族服饰各具特色,但相互之间又冇内在的联系。最早的中国服装是从无结构形式

2、为主,这类服装不要求突出人,而只是突出服装的装饰性。女口,从周朝就开始的“冠服制度”规范礼治。在祭天地、宗庙时有祭服;朝会之时有朝服;从戎有军服;婚姻嫁娶时有婚服等等。按照不同的礼仪需要,各种不同阶级、地位、角色的人,都有符合自己身份的服饰。到了战国时期,因为和少数民族交流密切,也因为战争的需要,推行的是“废止上衣下裳制,推行胡服”。赵武灵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服饰改革的第一人,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到了唐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开放,服装乂有了新的变化。如,当时女装的“胆领”,这在唐代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3、。同时唐代女子着男装的风气也非常盛行,这一切都表明唐代的服装已经变得更人性化了,形式也更多样。到了元代,因为是少数民族统治下的江山,服装采用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的“质孙服”制。这种服装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到了明朝,服装有了非常严格的阶级制度,每个阶级有口己的服装,不能超越。同时,明代延续了唐宋以来的上褥下裙的服装样式,但形式没有那么华丽,而是更显典雅质朴,突出了中国人的含蓄之美。清朝的服装,特别是女装是我国古装发展的顶峰,在图案应用上承袭了历代传统审美思想与装饰理念。清末服装尤其重视图案装饰,而非人体的塑

4、造。清代晚期女装图案在纹饰、色彩、构图上都表现的越来越精细、艳丽和繁复,形成了特定的装饰语言。同时在清末,满、汉两族女装图案在装饰风格上产牛了相互融合的美。到了近代,屮国的服装设计一度停滞不前,形式单调,特別是解放初期,全国人民着装不分阶层,式样雷同,颜色也单调。设计感、美感和形式感欠缺。经过三十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服装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势头,在中国大街上,任何风格的服装都随处可见。这也说明我们已经形成了具备一定层次和消费能力的国内市场。但是由于现代设计起源于西方。近现代以来

5、,西方文化主导和影响了设计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设计有许多的盲从。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服装没有属于自己的形式和风格,没有特点。再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后,很多设计师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的不断加深,更有之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因而现代中国的设计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当代服装的形势与风格的变化设计师开始从各个不同时期找寻设计灵感,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中进行设计。我们的传统文化主流是以儒、道、释为基础的相互影响相互发展下的文化传承,宋的纤巧工细,元的粗犷豪放,明的质朴敦厚,清的典雅华贵。这些都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基础。深圳

6、的知名服装设计师梁子说: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植根木土文化,适当增添流行的时尚元素,才能走在潮流顶尖。这里的独特风格,就是“董绸”,它轻薄飘逸,如水墨般素雅灵透的光芒。“没有两匹布会一模一样。”这完全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内敛、含蓄,同时不缺少个性。在设计理念上,根据面料的特点,以“平和、健康、美丽”为理念,不盲从法国的浪漫时尚,也不照抄美国的随意包容,而是将最中国式的写意融汇至服装款式中,那质朴的材料,宁静的色彩,简洁的形式,精致的细节,无一不透着丝丝屮国文化痕迹。从古到今,从中国服装的变迁中我们不难发现

7、,设计一度辉煌,再到低迷,到今日的重新发展,这屮间,设计的形式与风格,表露无遗,虽然有辉煌有失败,但都是我们的探索。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应该宣扬以古为用,也不是肓目的民族崇拜,我们需要的一种文化情结:一个对于自己文化根植的认同,只有这样中国的设计才能有自己的风格,才会创造出只属于中国的“中国形式”。参考文献:1、汪瑞.中国元素未必等于中国设计[J]・服饰,2010(01):78-79.2、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郑丹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J].辽宁教育

8、行政学院学报,2007(06).(作者单位:屮原工学院)责任编辑:翁婷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