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

“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

ID:30887919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_第1页
“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_第2页
“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蚁族"现象对高校挫折教育的启示摘要:“蚁族”现象作为时下社会热点,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毕业生在高就业压力和高期望值下的窘迫牛存状态,“蚁族”严峻的挫折心理现状更是令人堪忧。作为高等教冇人才的培冇和输出地,高校应从“蚁族”现彖的背后作以深刻反思,并从“蚁族”身上找到实施挫折教育的动力和具体改进耍求,完善高校挫折教育机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认知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维护其心理健康。关键词:蚁族;高校挫折教育;对策一、“蚁族”及其由来“蚁族”一词源于北大博士后廉思的调查报告《蚁族一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是对“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

2、概括。该群体高智、弱小、群居,年龄主要集中在22-29岁Z间,以毕业5年内的人学生为主,主要从事电子器材销售、保险推销、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工作,有的处于半失业甚至失业状态。该群体月均收入低T2000元,主耍聚居在人均月租金377元,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二、“蚁族”心理现状“蚁族”生活条件差,社会保障缺乏,怀抱美好的梦想,却苦苦挣扎在人城市的昏暗角落,人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与预期相差甚远,巨大的心理落差下,挫折感普遍强烈。研究发现,“蚁族”在强迫、抑郁、敌对、人

3、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均分高于正常成人值,心理状况呈现亚健康水平。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丿j“蚁族”,他们的聚居状态,群休间的认同等因素很容易将不良情绪广泛传播,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在就业压力持续严峻的时代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毕业后势必也会加入“蚁族:大军,面对种种挫折境遇。针对这一现状,高校作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主耍阵地,应对现行教育体制进行深刻反思,不断完善,以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从而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社会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繁荣。三、“蚁族”现象警示高校挫折教育亟待加强(-)对

4、挫折教育的重视力度亟待加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受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支配,重智力因素培养而轻井智力因素培育。在教育过程中重文化知识灌输、重分数,追求升学率、过级率、就业率等,而轻意志、情感培养,轻能力训练等。虽然近年大学生因遭遇挫折引发心理不适、心理障碍,甚至频频自杀的严峻现实使高校认识到对人学生进行抗挫折教冇的重要性,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來看,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高校急需加大对挫折教育的重视力度,这也是“蚁族”对高校挫折教育的急切诉求。(二)挫折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高校挫折教育不同程度上提高了

5、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但由于挫折教育的复杂性,我国高校挫折教育从总体上看,其教育效果述不尽如人意,“蚁族”现象也是对此的一个佐证。反思高校挫折教冇屮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对提高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大有裨益。高校挫折教育实效性何以不强?笔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是挫折教育整体机制不完善,运行不畅。挫折教育尚未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仅靠有限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少量的学定管理人员孤军奋战,尚未很好地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领域;其次,挫折教育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国内挫折教育研究的不足使挫折教育实施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施教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带

6、有随意性,所教即随想,也很少考虑个体的差异;再次,挫折教育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没能充分调动学牛的主观能动性;一些挫折情境的设置和训练往往又缺乏冇效的监控和评估,过度突出的“痛苦性”、“磨难性”让大学生感到逃避和畏缩,产生抵触情绪;最后,挫折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够深入,教育过稈中对大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帮助和爱,也是大学生战胜挫折的重要力量。四、高校挫折教育对策探究笔者通过对高校挫折教育现状及所存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实施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提出以下教冇对策及实施屮的注意事项:(-)基础保障:加强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纳挫折知识为必修内

7、容目前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主要是通过“两课”来进行的。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的观点看待现实生活屮的矛盾冲突,理智地处理问题,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高校耍加强挫折教育的理论建设与教材建设,将挫折知识列为必修内容,以改变挫折教育始终游离于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外的窘况。使学生得以系统地了解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挫折防御、挫折疏导和挫折咨询等有关挫折问题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挫折规律,掌握抵御挫折的

8、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者必须摆脱一味说教、“填鸭式”灌输的教冇模式,而要广泛与现实生活、社会现彖、大学生的切身实际相联系,使Z更具说服力。(二)强大助力: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马厩里练不出千里马,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