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ID:30752102

大小:278.2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03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_第1页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_第2页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_第3页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_第4页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泰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泰山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泰院政字[2009149号),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思路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结构和内化素质结构”的要求,坚持“科学、先进、创新、特色"的原则,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二、工作重点(一)分析研

2、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结构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结构分为通用和专业两部分。教务处负责分析研究通用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结构,文史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教师教育类专业与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应有所区别,学院负责分析研究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结构,要注意突出专业特色。(二)构建“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求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保证专业主要课程的开设质量,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增加基础课种类,精炼专业课内容,减少必修课比例,扩大选修课比例,

3、做到整体优化、合理组合。打破专业壁垒和系科分割,整合现有教学资源,重点建设一批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影响面广的特色课程,实行归口管理,共享课程建设成果。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模式采用"3大课程平台+3类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3大课程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综合素质课程平台。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平台由教务处负责建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和综合素质课程平台由教务处协调相关学院、大外部和部门建设。“3类课程模块”即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

4、业拓展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由学院负责建设。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六大课程类别组成:1.公共基础课2.学科基础课3.专业主干课1.专业拓展课2.实践教学课3.综合素质课其中实践教学课又由如下部分构成: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军事训练3•体育训练4.社会实践活动5.实验课程6•理论课程所含实验4.学年论文5.课程设计9•专业见习、实习10.毕业实习11.毕业论文(设计)12.其它学生获得校级以上科研奖励、创造发明专利、竞赛优胜奖励、社会实践活动奖励、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艺术作品等可给予创新学分奖励,该创新学分可折抵实践教学学分或相近专

5、业拓展课学分。(三)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突出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大实践教学所占总学分的比重,文科专业不低于20%,理工科专业不低于30%;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划学时学分;二是在理论课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可占有一定的学分;三是创造条件实施项目式教学,通过项目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优秀成绩可计一定的学分;五是继续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三、体例及要求(一)《泰

6、山学院XX专业培养方案》体例《泰山学院XX专业培养方案》体例,见附件1。(二)具体要求1.关于培养目标用精炼的语言概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落脚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硕士学位上。2•关于培养规格在分析研究本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写明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其中,通用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规格由教务处拟定,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规格由学院拟定。2.关于人才培养结构分析人才培养结构分析是此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特色所在,应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列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

7、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支撑课程/教学环节。4•关于学制与学分学制:为配合学分制改革,实行弹性学制,本科专业的标准修业年限为4年,可在3〜6年内浮动。学分:本科专业2400理论学时、160学分,各专业在此基础上可作向上5%、向下10%的浮动。学时与学分的折算原则是:理论课上满18学时计1学分;按周开设的实践实训课,每周计1学分;分组实验,每个实验计3学时,按理论课的折算标准计算学分;随堂开设的实验、实践、实训课,按理论课折算标准计算学分。5•关于授予学位按教育部关于专业设置批文中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学位。6•关于主要课程列出本专业需要开设的主要

8、课程。7•关于课程学分、学时比例表按实际情况填写下表:课程体系课程类型学分比例(%)学时公共基础平台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平台学科基础课综合素质平台综合素质课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