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

ID:30649855

大小:37.32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1-02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_第1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_第2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_第3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_第4页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作为对一种未来趋势的敏锐感觉和把握,中国文学研究界对“全球化”的探讨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在讨论中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已,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现代性”等等。但是,XX年给学界的“全球化”讨论提供了最直接的契机,即WTO的签订,中国成功入关。正是因为这样的积淀和契机,XX年学界对“全球化”的讨论更热烈,更普遍,也更体现出讨论者的个体意见,相互

2、之间的观点充满张力。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当代文学研究综述(1)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作为对一种未来趋势的敏锐感觉和把握,中国文学研究界对“全球化”的探讨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在讨论中采用了不同的命名而已,比如上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现代性”等等。但是,XX年给学界的“全球化”讨论提供了最直接的契机,

3、即WTO的签订,中国成功入关。正是因为这样的积淀和契机,XX年学界对“全球化”的讨论更热烈,更普遍,也更体现出讨论者的个体意见,相互之间的观点充满张力。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XX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XX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

4、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XX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XX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

5、于当代文化的建构”。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要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已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XX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

6、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审美和艺术等领域的全球依存状

7、况”(1)。王一川用这两个区别性概念,把“全球性”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源头追溯到了晚清。他认为,从1840年到1899年,以“全球性”为基础的“现代性体验”就已经开始并逐渐生发。王一川的观点,为今天的“全球化”讨论提供了一种本土的历史参照。对“全球化”源头的讨论,程文超则提供了一种立足西方的历史参照。程文超首先承认,“全球化”实际是“西方”的扩张。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种历史实况,我们所接受的“西方”不是一个整体。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西方”,“一个是体制内的政治经济运作与支撑这一运作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一个是对体制内的反思、反抗与反叛”(2)

8、。如詹明信就认为西方文化存在着“晚期资本主义的表现”和“晚期资本主义的抗拒”两个方面。程文超也分析到,与五四激进派所接受的“现代性”相对立,存在着梁启超和学衡派对“西方”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另一种“现代性”。不幸的是,以梁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