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

ID:30649723

大小:20.0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2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_第1页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_第2页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_第3页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_第4页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当代中国对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  [摘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始终是被纳入到社会群体的范围之中进行研究的。撇开群体而谈论人的发展,始终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危险的话题,因而在中国,也始终缺乏真正关于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的发展也是日益凸显,从而催生了中国社会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人学发展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Q9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2、009--0057-02    一、人学研究发展的历程  在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是否已形成一个所谓的“思潮”,这实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国学者韩庆祥、邹诗鹏在其合著的《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一书的导论“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学思潮”中,对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思潮”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历程、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清理。他们认为,“人学之所以在中国兴起并形成一种思潮,绝不是哪些学者随意制造出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哲学史、人学学科发展和社会实践发展或时代发展的原因的。正是这三方面的动因推动了当代中国人学业的发展,使中国人学业的研究形成了“思潮”。课题份

3、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按照韩、邹二氏的说法,当代中国人学的研究萌发于1979年,迄今已经历萌发、生长和长果三个阶段。人学研究的萌发源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而其标志是从1979年一直持续到1984年的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全国性的大讲座。人学研究的生长是在关于“变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大讨论中展开的,其

4、标志是1988年高清海、孟宪忠、黄楠森、韩庆祥等人对人学学科创立的明确提出;长果阶段是在1990年以后,也就是在1990年《人学辞典》的问世和北京大学1990年人学问题研讨会的召开以后,其标志是大批的人学研究著述的不断出版、人学业学会的成立,以及相应的学术年会和学业术活动的开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如果单从学业术界对人的问题的关注

5、、人学学科的诞生以及大量人学著述的问世而言,当代中国确实兴起了人学研究的时潮,但却不能称之为思潮。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根据韩、邹二氏在其著作中所引用的中央党校哲学部资料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XX年10月,国内共发表与人学有关的论文两千五百多篇,著作九十多部,出版人学辞书2部。由此也可以看出人的问题的研究被人们关注的程度。但是,韩、邹二氏所称的人学研究,显然主要是指哲学视阈下的人学研究。他们的观点,也是中国人学界颇为普遍的一种共识。这样一种默契是非常狭隘的,从而也决定了当代中国学界在人的问题研究上的狭隘性。  二、人的发展研究的现状  事实上,

6、人的存在与发展的问题,在当代中国不仅仅存在着哲学视阈的研究,还存在着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视阈的探索。但是,哲学视阈的探索在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说明中国的人学研究还刚刚起步,还非常不成熟。在不同视阈的人学研究中,只有哲学视阈、政治文化学视阈和教育学视阈的人学研究值得一述之外,其余则乏善可陈。  诚如韩、邹二氏所言,当代中国的人学研究引发于1978年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所以一开始便注定了它浓厚的政治文化意义。无论是从1979年一直持续到1984年的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还是从1985年延续到1989年的关于“文化变革与

7、人的现代化”的争论,毫无疑问,都是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主导下的文化学意义上的讨论。这两场大讨论是在悲剧背景主导下的文化学意义上的讨论,具有悲剧色彩的终结,恰好是对其性质的无声注解。大凡政治文化学意义上的讨论,其命运必然是以政治需要开始亦为政治抛弃而终结。如果仅在人的问题研究视阈上审视这两场讨论的意义,则其意义显然是有限的。因为政治文化学意义上的讨论,其目的并不在于理论的探索与建构,而在于理论的澄清和唤醒人们的关注。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

8、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