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21387
大小:16.4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1
《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性的多发于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肠性炎症,其病程较长,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有研究显示,慢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大体有四方面:遗传、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精神压力较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便血、里急后重等。中医在治疗慢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临床上多采用中医对其进行治疗,但目前并未形成一个
2、反映本病症候规律的完整体系[1]。具体研究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排除患有感染性结肠炎及不配合研究者。对照组患者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平均病程为年。观察组患者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岁;病程~年,平均病程为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方法课题份
3、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中药内服治疗,中药具体处方为桑螵蛸6g、怀牛膝6g,丹皮、炮姜、乌药各10g,赤芍15g,黄芪、当归各20g,茜草、甘草、白花蛇舌草、败酱草、半枝莲、地榆炭各30g,用水煎服,早饭、晚饭后各服用一次,14天作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 观察组
4、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局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①气滞血瘀型患者方药组成为:三七粉3g、陈皮10g、木香10g、白术15g、赤芍15g、丹参15g等,煎药时将水浓缩至100ml左右,待温度降至37℃左右时,使用灌肠器保留灌肠,保留时间应持续在2h以上,每日保留灌肠一次;②湿热下注型患者方药组成为:白及10g、补骨脂10g,白术、青黛、滑石各15g,白头翁20g等,水煎至浓缩到100ml左右,保留灌肠方法同上[2]。14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2)局部红
5、外线照射治疗:保留灌肠后,对患者的腹部用1000W的红外线等进行照射,照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暖为度,防止腹部烫伤,每次照射30min,1次/d[3]。 治疗完成后,根据患者有无腹痛、便血、腹泻等临床症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计算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1.观察指标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
6、成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方面,其中治愈:患者的便血、腹泻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下检查肠黏膜正常且溃疡消失;显效:患者便血、腹泻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成形,结肠镜下检查肠黏膜及溃疡症状明显好转,且有恢复正常的趋势;有效:患者便血、腹泻症状有所减轻,结肠镜下肠黏膜及溃疡情况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便血、腹泻症状无变化,结肠镜下检查肠黏膜及溃疡情况无变化或有加重的趋势[4]。治疗有效率=/总例数×100%。 1.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
7、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