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8752
大小:11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1
《中国近代化进程专题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化进程专题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2.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宗旨是() A.培养外交、军事、科技等实用人才 B.宣传资产阶级宪政思想 C.废除封建科举制度 D.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3.图1是
2、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9 D.进行科学考察 4.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5.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不同的政治派别扮演了不同角色。“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
3、产阶级革命派 6.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7.“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其中的“我”是()9 8.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3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维新变法思想 B.民主与科学 C.三民
4、主义 D.马克思主义 9.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在某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5、 11.《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9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12.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3.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
6、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1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9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使
7、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A.李大钊B.陈独秀 C.胡适D.毛泽东 16.下列哪一刊物或作品对北洋军阀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17.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