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858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在武术教学中品味“国学经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武术教学中品味“国学经典” (鹤壁市淇滨区嵩山小学河南鹤壁458000) 【摘要】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大潮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精神空虚,沉迷网络,厌学情绪严重;自私自利、自我意识严重;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等社会公德意识滑坡;在校学生的体质也在不断地下降。人的幼年是其身体素质、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将国学经典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创建校本课程,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国学文化”,让“国学文化”丰富体育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2、教育的发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武术教学的特点,将“国学”教育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知礼、明礼,学礼、用礼,从中感受国学的内涵,并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提高道德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渗透;武术教学 1.在传统武术中体味国学经典韵味“武”字可以拆分成“止”和“戈”两个字;戈是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动干戈是打斗,就是战争;止字就是停止的止,意思不要动武。《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与“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处。 融国学经典于系列活动,育人“无处不在”5。在国学教育活动中,
3、我们坚持课内渗透与课外拓展、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主题活动与专题研讨相结合,让经典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生动,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功效。 小学生练习武术一般以武术操为主,为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以吸取《弟子规》优秀文化精髓融入武术操,创编动作欢快、姿势舒展大方、动作刚劲有力的《弟子规》少儿武术操,如《弟子规》武术操口诀: (1-8)身要直,胯要坐,颈要挺,头要顶 (2-8)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如松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身体素质在练习武术基本动作中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让学生得到国学文化的熏陶。 体育课上,学生练习武
4、术动作(少年拳、五步拳)的同时配合传统的音乐,如《论语》、《三字经》等,学生合着音乐做各种动作,身心愉悦。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一边诵读《千字文》、《百家姓》等,一边打太极,手、脑、口并用,化枯燥为快乐,人体各个部位都得到了运动,身心都得到陶冶,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教学顺利进行。 为了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弘扬中华的优秀文化,我们还把武术的练习引入了校园。学生们利用课间、课外活动,伴着《弟子规》音乐进行武术训练。口诵之、心想之、行践之,受到润物无声的熏陶。强健体魄的同时,也使学生思维更敏捷,
5、心态更平和,学习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2.在武术课堂中应用国学典故,育人“潜移默化”以“趣味式”植入学科课堂,将经典诵读或默写活动引入课堂。让单纯的知识传授型的课堂变成了在知识传授中净化心灵、塑造品格的“双赢”5式课堂。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着高尚、品味着正直、产生着纯洁… 如《周易》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名句,讲的是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由此来激励学生在学习和创编动作时,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出谋划策,以生
6、为主,以师为辅,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知识潜能,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弟子规》中“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好的德能(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但自己要能扩充、学习,同时,如果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该要勉励自己,加强德学方面学习。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来鼓励学生技艺更加精湛,形成一个“比、拼、赶、超”的学习氛围,使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以“滴水式”植入日常环节,在学生日常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将习惯与礼仪教育覆盖到学生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如徒手礼(抱拳礼、鞠躬
7、礼)、持械礼(抱刀礼、持剑礼、持枪、棍礼)。 3.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国学文化国学经典与阳光体育运动相结合,如低年级同学进行游戏时,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接力赛”,即第一棒同学在传给第二个同学接力棒时,要背诵一句《诗经》或《论语》,第二个同学要接对下联,才可以继续跑,依次循环。高年级同学在进行篮球游戏时,犯规的同学要默写一段《千字文》或《百家姓》。结合“国学”5中的《诗经》、《三字经》、《弟子规》音乐来诵读,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进行古诗文韵律操训练,在开展跳皮筋、丢手绢等的游戏时,随着学生脚步跳动的节拍诵读古诗词,充分运用诗歌节奏明快
8、这一点,节拍和动作合一,既达到了运动量,又愉悦了身心。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父母呼,应勿缓,那么老师教给大家的学习任务该怎么办呢?”,他们很认真地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