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文言”后学“文”

先学“文言”后学“文”

ID:3061126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1

先学“文言”后学“文”_第1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_第2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_第3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_第4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学“文言”后学“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先学“文言”后学“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诗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从课标要求来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歌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文言文阅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相关方法,补充学生需要而在注释和工具书里找不到的内容,评价学生的

2、理解结果。这是属于一般层面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诗文的积累目标,包括文言字、词、句等技术性操作内容,它指向于语言能力的构成与应试检测的需求。  二是凭借文言文进行的人文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和文化传统教育,即“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凭借古代诗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给予“深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要学习相应的赏析技能,能自主赏析文言文本;二把从文言文中学习到的文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从课标

3、的要求以及现代社会缺乏语言环境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生学习文言诗文,要先学“文言”后学“文”。也就是要先“7读懂”文言诗文,再去赏析文言诗文。  先谈学“文言”的问题:  先学“文言”,也就是首先“读懂”文言诗文,主要是落实以下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诗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包括:  (1)常见的文言体裁及其特征,如“书”、“记”、“传”、“说”、律诗、绝句、词、曲、令等;  (2)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创作诗文时的背景、创作缘由。如教学《小石潭记》,就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柳宗元其人其事,了解他

4、当时的心境。  (3)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现象。如姓、名、字、号,古代纪年,古代道德、风俗习惯,自谦、避讳习惯等。  2.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词法、句法、修辞手法等。主要有:  (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词法。学习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语义和用法。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两句中的“策”分别译为“鞭子”(名词)、“鞭打”(动词)等。据统计,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常见实词180个左右,重点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5、、于、与、则、者、之”等18个;  (2)“倒置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法。如“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一句,正常语序为“弗怠之”,体现的句法规律为:代词做宾语的否定句,代词提前;7  (3)“比兴”、“互文”等现代汉语中已经极少使用的修辞手法等。如《蒹葭》一诗中的“比兴”手法;《木兰诗》中的“互文”手法(“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一句最为典型)等。  3.读准字音,读好文言诗文中的节奏停顿。这个目标要求看似简单,实则较难,也极为重要(但这一目标要求恰恰被许多老师所忽视)。这是因为:正确、流畅、有

6、感情地朗读文言诗文,不仅是学习目标,更是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手段。余映潮老师提出过朗读有八“是”的理论,即:朗读是语文阅读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灵动多姿、丰美课堂教学氛围的教学细节;是让学生感知文意,感受文情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对学生的气质培养;是引导学生分析解课文的一种特别手法;是学生语言学用语言积累的一种途径;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的教学线索;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这八“是”极好地概括了朗读的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文言诗文的教学。  而要想读好文言诗文,首先就要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生僻字、常见

7、字的古音读法。其次就是要能准确的断句,读出节奏。文言诗文的“断句”又称之为“句读”,是古人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句读”的基本规律,如: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根据句式结构断句;根据反复、顶真、对偶等修辞断句等。  古人讲究“吟唱”诗文(笔者窃以为古人吟唱诗词,就像现代人唱流行歌曲一样),我们现在虽然不宜要求学生“吟唱”,但一般的规律是应该掌握的,比如诗词的朗诵,一般为“上声拖长,去声快”。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不掌握这样的规律,是很难读好的。7  另外,文言诗文是非常有节奏的,经常出

8、现“二二三节奏”、“二四节奏”、“四三节奏”等。如七言诗词常见为“二二三”节奏,如“红军/不怕/远征难”。  等等。  只有这样“读好”、“读懂”了文言诗文,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才能培养出文言诗文的语感,才能进一步理解学习文章。可以说,这是深入、有效学习文言诗文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时,我们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