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7866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古伦曾经说过:“当一名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者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的主要的角色,如果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知道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考虑到儿童教育的重点是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设若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对他自己所工作对象心理诊断方面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那么他在孩子终生教育上的成绩就会收效甚微。” 林古伦中肯地指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
2、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道德素质,因为教师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身上能得到最大的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无限的。所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态度决定着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教
3、师观”和“学生观”5对整个教育行为的态度和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否真正把学生作为个性健全的“人”。师道尊严不复存在,改变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式的朋友关系,这种“师生观”支配下的教学必定是民主的、合作的教学活动,活动效果必然是和谐的。 学校教育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出现调皮捣蛋等违纪的现象是在所难免,而出现作业拖拉懒惰实属正常。毕竟我们学校不是机械加工厂,不能把学生当作是同一型号的机械零件,不允许有任何瑕疵,事实上这些统一产线上加工出
4、来的零件也会有些差异。学校教师对于这些差异学生会产生胆怯、厌烦的情绪倾向,导致教师最后采取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放任,让学生为所欲为;高压,对学生的错误或者是个性行为一棒子打死,批评斥责加打骂,从而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应该放下权威,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在个性发展阶段上,会出现各种有悖常规的言行,甚至是在接受教育中,出现逆反心理,这是疏导教育失败的表现。我们应视其个性的发展的不同是正常的,对于个性表现倔强的应采取曲折、迂回式的教育方式,对于个性
5、表现柔和的采取温和的谈话法直接触及事件中的人物本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个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好是坏,教师的态度都将决定学生今后的发展,对学优生倍加赞赏、宠爱有加,对学困生漠不关心、置之不理,都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缺陷,引发心理疾病,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5,一视同仁,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善于洞察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步形成师生间的心理交融,积极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教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 教
6、师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态度最积极、最活跃的的因素。环境可以熏陶人,情绪可以熏陶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以积极的情绪感染每一位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积极地接受教学任务,并且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竞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 例如,在面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不能吝惜教师的鼓励性语言。教师的一个笑脸,一个赞许,一次鼓掌学生都会热血沸腾。在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中学生会体会到教师对自
7、己的真挚的关心和呵护。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除了赞许之外。还要多一些期待和鞭策。学生没有面临苛责的批评的压力,就会轻装上阵,学习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所向披靡。 三、教师要适当减轻课业负担 课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现在有些教师依然受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片面地追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采取的是“题海战”“人盯人战术”,除了作业还是作业,而且作业的布置没有质量,没有梯度,没有创新,只是一味的重复,这样无休无止的重负作业占用了学生的娱乐时间。最后成绩可能上去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却被称之为“圈养鸡”―
8、――呆板、不活波,成了千人一面的机器零件。5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业学习安排上,每天总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小学低年级一般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不超过半小时。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切实落实到实处,给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 四、教师要合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