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389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关注师生心理 构建和谐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师生心理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改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为教师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崇尚人性、实现自我;同时,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个性完善、懂得尊重,热爱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只有师生心理和谐健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关注师生和谐心理健康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融洽,一种协调,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心理健康是心理和谐的内核。心理健康要求作为自然人要在认知、情感、意志及个性等方面协调统一,处事冷静、适度、乐观;作为社会人能与他人
2、相处默契,沟通融洽,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事物,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只有心理健康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才会稳定地建立。所以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要素。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以构建和谐校园。 一、目前教师心理现状及分析 目前在某市开展一项关于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的研究调查活动,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心理异常率为40.4%,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4 1、不当的教育评价机制。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仍以升学率、平均分来评价教师,导致教师心理压力增大。 2、不当心理角色定位。从
3、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角色的要求,不得不因此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 3、特殊的工作性质。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大脑高度地独立思考与探究,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抑郁,进而导致心理问题。 4、个人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个人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不尽相同。个人职业素质较低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压力中容易导致焦虑、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状态。受挫能力差的老师往往更容易产生失望、悲观等情绪。 二、目前学生
4、心理现状及分析 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 1、个人发展的压力。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弊端,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袭击着他们,这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
5、数的错误看法造成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压力。 2、人际关系压力。学生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及同学间关系。学生在此阶段自尊心逐渐增强,比较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老师不正确的工作方法,父母不民主的家庭氛围,同学间缺少交流机会都容易使他们形成受别人影响谨慎的、保守的、抱怨的、老实的、兴趣狭窄的、多疑的个性特点,从而产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
6、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灰暗的心理特质。 3、生理变化压力。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趟如引导不及时不得力,得不到他人理解,便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更甚者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三、改善师生心理状况,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阐述。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努力的目标。 1、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体现这一基本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应具有“科学发展观”和“全人教育观
7、”4,抛弃急功近利,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客观评价,从而减轻教师心理负担;而学生也不必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经常走进社区、大自然了解民风民情,感受本土文化,逐步形成健康向上、开朗和谐的心理。 2、教师要适应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人格健全,诚实可信,知识丰富,机灵而不失原则,敏感又不乏沉稳,激情与理想并存,睿智与幽默兼备,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呼应,乐观豁达,勤勉上进;教师要优化教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样,采用课堂讨论、演讲辩论、学生自学等多种方
8、式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多提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教师自身的见解应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巧妙提出,使学生自动理解、接受,以避免生硬灌输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