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0235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对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摘要】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改革。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改革主体自我变革的推动, 同时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只有对这三项进行改革才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人才培养氛围,使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高校是以探索和追求知识为目的,其承担有引导和规范社会价值观及社会行为的光荣使命,旨在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的人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已
2、然跟不上步伐,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显现出很多滞后因素。特别是近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有几百万高校毕业生涌现社会,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高校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也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因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改革主体自我变革的推动5 任何改革都是由人所发动并且以人的活动来实现的。人不仅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改革的重要推动[1]。所以,我们在探讨高校改革的内在动力时,必然要对改革活动中的人――高等教育变革主体的作用加以分析。在高校内,教育改革主要涉及
3、三类主体,即学校的管理者、高校教师及学生,他们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变革,即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改变自己的地位处境,改变自己的物欲、情欲,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改变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对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推动其改革的基础性力量。 二、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现行高校人才培养的评价主要是以考代评,采用终结性评价,以分论优,以卷定才,评价内容指标化,评价结果绝对化,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2]。为此,《教育规划纲
4、要》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要求把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的重要环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体系,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一)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5 评价制度改革要把握好以下5点:1.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程度,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认同正确的评价结果。2.评价方式多样化。要打破传统人才评价中的单一现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探索科学、简便的评价方法。如笔试、开卷、实验操作、设计、调研、考察等多种手段进
5、行评价。3.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兴趣与情感体验方面的发展,应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体现三者的统一[3]。4.评价过程动态化。要改变“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动态评价。5.评价结果相对化。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和提高。评价结果是相对的,是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结论。 (二)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 一要把人才评价标准社会化。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日益进步,人才评价标准的取向越来越社会化,人才评价已逐步引入社会评
6、价的内容,如对学生跟踪调查、到用人单位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作出综合评价。二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发挥对全社会人才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总之,教育质量评价改革和人才评价制度改革需要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为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一)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高校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节点就是考试,针对高校存在的一味重视专业课知识性的
7、考试现象,应改革考试制度,建立起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4]。将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记录在册,期末的考试只作为综合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同时,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等环节,力争给学生一个全面真实的综合评价。5 (二)融合学科,参与实践,创新教育。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越来越重视跨专业研究及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高校在现行的分专业条件下,专业课程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同时对那些不在本专业逻辑体系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排他性,学生们也就很难涉猎到专业之外的知识,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在融合学科上下功夫,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5]。
8、同时,积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建设高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教育为主,可组织科研教学、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