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

ID:3057492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_第1页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_第2页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_第3页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对“语文”的定义,既保留了语文学科具备“工具性”的传统说法,也赋予语文教学以“人文性”使命,强调二者和谐统一。这样的信息,本应足以廓清语文教育界在认识上存在的种种迷雾,可是,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还是:应试教育仍旧一马当先,素质教育依然靠后靠边;题海战术还在大行其道,语文课堂必定字词句篇。一句话,语文教学“实用主义”的工具性仍在强力地遮蔽着本来最该彰显的人文性。  这样的课堂由于极度忽视人的精神的存在,忽视人文价值、人文积淀对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因而显得非常沉闷乏味,最大

2、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们强烈地召唤以人道、人性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的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建构。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可以说,这种精神,早已成了中国的呼唤、中国教育的呼唤,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情况呢?“缺失”一词,我想业内人士会有同感。4  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的课堂教学具体表现是:在语

3、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依旧是压倒性的主体,真正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难以确立,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体验领悟能力的差异性,不能给学生展示思维个性的空间,不讲过程和体验,只重结论,而且结论又强调一元,忽视多元,并且只重视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忽视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的引导与培养,从而形成了以结论代体悟、以训练代阅读的僵化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是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的。我在教学中也曾犯过类似的错误:《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教学重

4、点本是通过对文章字词段落的把握,掌握散文创作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人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体验。虽然我也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同学生互动,力求启发学生进行切身的情感体验和发散性思维思考。教学中笔者还是犯了过度阐释的毛病,缺少让学生自己去体悟的过程,最终让所有提问都回归到我这个教师所期望的答案上来。因为我几乎在自己的课件中为每个答案和思考的方向定下了一个范式,教师和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发挥的余地变得很小很小,应该是“教师引导独立思考”的课堂宗旨被我用“教师一个人的权威思考”来取代,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真实表达。  面对此种情形,固然

5、可以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有些做法或步骤应该不可或缺。4  首先,师生观念,尤其是教师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就是说,教师要明确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明白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具体说,就是要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言语作品的字词句篇等因素进行理解、破译、领会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获得一种人情、人性、人格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而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生的关怀,对人性的关怀,并由此焕发出激情、欲求与意志,最终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

6、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信心,实现真正的教育终极意义。例如在讲授《报任安书》第四段“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时,师生合作理解好“拘”“厄”“放逐”“迁”“囚秦”“发愤”等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反复朗读成诵。由此,学生就会体悟到:古人也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挫折后才取得成功的,那我们也必须克服学习以及以后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挫折,才能迎来灿烂的人生

7、。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依然不可或缺。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齐头并进的目的,教师就应在课堂上,通过一篇篇的范文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对话。因为,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就语文学科而言,绝不是通过简单说教去实现,而必须渗透进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该诵读出效果的,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熏陶感染;该整体把握的,不拆开分解,在创设的情境中熏陶感染;不该引申的不引申;不该深化的不深化,用原汁原味的形象来熏陶感染。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可引领学生品味苏轼的狷狂,也可引导他们领略“大江东去”的豪气,更可咀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

8、江月”的无尽韵味。而一曲《雨霖铃》却应给他们一种柔美的享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空旷,“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技巧与蕴涵。4  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要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育主阵地固然是语文课堂教学,但教师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