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7090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倡导下,我校大力推进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以下是笔者实施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主体参与高效课堂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150-02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师生互动、质疑探究、小组合作,以达到解惑、减负、提质、增效的目的。 素质教育下的课堂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
2、教学相长的动态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必须师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实施的核心是师生主体参与。 一师生主体参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扮演好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现状,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参与讨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共享成功的喜悦。 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变化在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接
3、受教学内容转为有选择性地主动吸收和消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改变以往机械模仿教师的习惯,同时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自己解决或依靠小组合作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精心创设情境,服务课堂教学 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情境使人产生愉快的心情,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识过程,降低智力活动水平。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
4、情境是十分重要的。 情境教学是通过图画、音乐、多媒体演示来设置情境的,学生可以通过眼看、耳听、鼻闻、手触等来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5没有兴趣的枯燥教学会抹杀学生的求知欲望,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内涵,巧设情境,加强直观感受。这种情境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参与中生趣,在趣味中生智。此外,情境教学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是学生参与教学勇于创新的基础,故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了
5、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交流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学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重能力培养、重发展创新,强调团结互助,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一小组获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这就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紧密结合,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
6、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发展了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例如,5高三第一轮章节复习中,Na2O2与CO2的反应生成Na2CO3和O2时引导学生思考:SO2的性质与CO2相似,那么SO2与Na2O2反应是否生成Na2SO3和O2呢?如何设计实验检验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呢?然后在实验台上摆出一些仪器,让学生讨论,拟出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是Na2SO4,没有O2产生。此时我又叫学生讨论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我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解释本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在小组讨论活动结束时,教师要给予总结和
7、评价,包括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讨论的过程、程序和气氛;对各小组进行对比,对有进步或有突出表现的同学要予以表扬,最后还要评价活动的结果。评价有助于以后继续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可以弥补教学中只注重书面考试形式及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略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的不足,使学生的态度、独立性、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感情因素和学习策略、途径、方法等认知能力都得到评价。 四注重问题生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机械地照搬教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是注重学生新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