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

ID:30560485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_第1页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_第2页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_第3页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_第4页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  摘要:发挥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针对如何推动校本深度融合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观和生态观的理念认识,探讨相关机制的建立和整体方案的设计,并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若干有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8-0039-03  一、问题提出

2、  技术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而创造人工自然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成为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构造方式”(海德格尔,1953)。当前,走向泛在的信息技术同样构造着人类社会、构造着我们的教育和学习。云计算技术使我们逐渐摆脱硬件设施的束缚;移动技术将互联网的资源装入了我们的口袋;可视化工具使信息的呈现更有利于深入事物的本质;Web2.0以及社会网络等技术的进步,使虚拟世界的协作成为潮流。这些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学秩序、教师角色和学习体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洪流中,高校课程与教

3、学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这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也使其必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7  当前,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然而,在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中,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仍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外在的物化方式进行使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依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管理与评价中也未能建立相应机制,其结果必然导致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面对这一现状,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学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以

4、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  我们认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关键问题不是掌握技术形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突破单纯的工具论与手段论,全面而深入地认识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方式与教学关系的变化,是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的关键所在。  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实质意涵应体现于: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构高校教学生态环境。

5、因此,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要从更整体的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高校教学活动、教学生态环境及其与教学相关的各种关系的深刻变化,系统解决或克服传统教学平台下教学工作的局限与不足,达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的推进策略7  基于以上理念,在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中,我们更关注人的意识和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关注体现教学生态重构与教师角色嬗变的相关机制的建立和整体方案

6、的设计,从观念、目标、结构、过程、制度等各个方面,探索高校教学信息化的推进策略(如图1所示)。  1.系统规划,生态重构  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引起高校教学系统的整体变革。要顺应这种变革,真正推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就应将高校教学系统视为一个整体、一个各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持整体系统观,从生态学的角度对传统高校教学系统进行分析:在横向,全面分析观念、环境、队伍、资源、应用、制度等要素,系统规划校本教学信息化建设,调动全校一切积极因素,由上而下,协同推进;在纵向,

7、规范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系统过程,坚持“研究―计划―实施―评价―反馈”,通过螺旋上升的多个反馈循环,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成果的科学性。  2.更新观念,转变角色7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支持下高校教学生态重构的基本理念落实到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之中,其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通过培训、实践与反思,使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展示主观意趣的价值引导者,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促进知识迁移的环境营造者,营造系统的、整体的学习环境,促进意义的主动建构;成为平等

8、共生的知识建构协作者,共同地批判、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成为具有批判意识的实践反思者,具有自主知能、批判意识,负有教育使命,能主动、负责地检视并改善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3.以人为本,师生共建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应强化以人为本,在注重发挥教师教学信息化作用同时,特别注意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化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注重学生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成为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的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