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5839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课程改革新理念和新思想的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同时,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把握不好,学生会如坐针毡,苦不堪言,更不用说好的教学效果了。因此,如何让这40分钟升值,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创设情境时,在注重生动
2、有趣的同时,更要紧扣教学内容,让我们创设的情境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教师设计的情境是否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意义,绝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如:我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共同的节日是什么?同学齐声回答:“六一儿童节”4,为迎接六一儿童节,三?(3)班的体育小组分男女两队进行投篮比赛,比赛
3、非常激烈,结束后他们都认为自己队的实力强,应该拿奖牌。到底哪队的实力强呢?咱们班的小朋友愿不愿意帮他们比一比?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想解决问题的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到底要比较两队的什么,应该怎样比。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二、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
4、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比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是,课一开始我就安排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梯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意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知道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的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42,由于计算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
5、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就水到渠成。三、合作方式的有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的“合坐”。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
6、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
7、服务。四、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还要丰富,这里所说的“丰富”4是指评价要针对学生的某一点而评价,而这一点恰好是其他学生所没有的,要让其他学生明白你所表扬的这位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有学习的可操作性,“你真棒!”,要让孩子知道他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说,需要老师的点化。对于批评,也不能说“你这么笨?”、“你真讨厌?”等等之类的语言,我们要将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一一给他指出来,这样,他也才知道自己到底不足在哪里。你的鼓励,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