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302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目标局限在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篇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5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如果小学语文学不好,以后到了初中或高中再补习语文将会非常吃力,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很难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
2、不能只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上,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课本上面的内容,更不能教给学生机械地分析文章结构和模仿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选取适当的文章著作,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就表达而言,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
3、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并且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积极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才能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有的教师认为在活动中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动手操作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学生只是完成教师的操作指令。于是课课安排活动,从选题、制订计划到活动的实施都是教师一手包办,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只是参与”表演”。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讲
4、毫无探究可言,更谈不上创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课堂实践中实现自主探究教学法的一些初步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实现自主探究教学的前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主,并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等,兴趣的激发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深知的道理,显然自主探究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在乐中成长,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5,不至于使学习变成为苦差事。可是兴趣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激发。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建构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构建与现实相类似的问题情境。把学生
5、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无法与生活建立联系的内容,他们显得很烦恼,不愿意去接触。但是,对于能够与自己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则特别感兴趣,学习时积极性很高,学习时会问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方面建立联系,让学生主动地在这种相似情境中独立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经。 二、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锻炼其自主探索的自觉性 学习是个体行为,学生只有通过独立的思考与练习,才能使知识得到内化。为此,有意识地增加预习及自学的时间,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的常
6、规预习方法,基本上就是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三个方面的知识难点。读:学生自读,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课文内容基本达到熟练、连贯。画即读的过程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即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不必老师布置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 另一种预习的方法就是重点预习,有针对性地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进行预习,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进而提高
7、自学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课堂上形成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气氛。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事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三、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自读质疑实现自主探究教学 自读感知是个体性的自主活动,教师一定要在语文课堂中注重读的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对学生指导好“自读”,使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把学生当作读的主体,充分体现“生本教育”5的理念,把读作为最根本的学习手段。学生细读课文之后,于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要求他们精读多想,比较分析,此环节要不惜花费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
8、求得问题的解决。课堂上不一定要把追求完美的答案作为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