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541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刍议初中语文课堂结尾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初中语文课堂结尾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课始的导入和课中的新授,而忽略课尾的作用,笔者经过长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课堂结尾方式,如:归纳总结式、前后呼应式、触类旁通式、拓展延伸式、比较阅读式、课尾留疑式、作文练笔式。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完美有效的结尾深化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引起情感的共鸣和碰撞。 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笔者认为一堂好课,导入应能先声
2、夺人、引人入胜,当如爆竹般响彻;课堂结尾也应意犹未尽、发人深思,如撞钟般余音绕梁。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种课堂结尾方式。 一、归纳总结式 归纳总结式结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结尾方式。这种结尾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加以归纳和总结,进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系统性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正如唐代散文大家韩愈所云:“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使用归纳总结式结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将零散知识系统化,最好能将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5 例如:教学《变色龙》一文,在教完全文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这节课简单地可以小结
3、为一、二、三、四、五。课文表达一个主题:通过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统治代表人物,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腐朽黑暗的社会制度。文中有两个代表不同身份的主要人物:奥楚蔑洛夫和赫留金。课文中三次提到“法律”:从侧面揭露了沙皇法律的虚伪性。文中四次点到“军大衣”:勾画了一个色厉内荏、狼狈不堪的“警犬”形象。五次谈及主人公的变色: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利用几个数字巧妙地进行归纳的结语,提纲挈领,概括明确,使学生在饶有兴趣之中巩固了知识,又在头脑里留下了清晰、整体的印象。 二、前后呼应式 所
4、谓“龙头”(开始)、“豹尾”(结尾),就是说“头”与“尾”不仅要在新奇别致上下功夫,还要能前后形成照应。一堂语文课既要设计好如何导入,更要设计好与导入相呼应的结尾。结尾呼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这样的表现逻辑性强,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同时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思路遥遥,惊回起点”的喜悦感,有助于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才能前后浑然一体,显得自然流畅。 例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先介绍藤野先生是一
5、位医学教授,再提出疑问:鲁迅为什么会在仙台跟他学习医学?为什么鲁迅会在后来又弃医从文了呢?5 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再次考虑课前提出的问题,学生迎刃而解,原来最初鲁迅是抱着救国救民的思想来日本学习医术,但经过匿名信和看影片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民众。 三、触类旁通式 触类旁通式结尾是指教师在课堂结尾时有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或本章教学内容和课外知识进行辨析、比较、讨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课堂结尾方式。 例如:教学《童趣》一文,《童趣》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文言
6、文,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讲授了很多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翻译句子时,可以采用补(补充省略的部分)、调(调整语序)、增(适当扩充)、减(合并凝缩)等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这些方法呢?笔者在课尾选择了一篇短小的文言文《揠苗助长》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相应的题目。 四、拓展延伸式 拓展延伸式结尾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或本章内容后将知识向其它方面扩展或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结尾让学生从课堂上走出去,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带着在课堂上获得的智能张力,
7、自觉开拓认知空间,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学生经过学习课文后,理解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但是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文章来唤醒民众思想的,学生不能深刻体会,需要学生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所以在课尾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祝福》《阿Q正传》《药》等小说让学生在课外阅读。 五、比较阅读式5 比较阅读式结尾是指在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阶段,从文章的内容、思想、结构、语言等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地把一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某一篇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概括出它们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从中总结出规律,把握住特点,意在
8、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在教学完《孔乙己》一文时,笔者在课尾投影出示《范进中举》一文的节选,要求与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相同点是:两篇文章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不同点是:范进的形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