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

ID:30525046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_第1页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_第2页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_第3页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_第4页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复习卷(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复习卷8、三打白骨精一、中心思想:《三打白骨精》本文通过记叙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二、词语:蒙(mēng)(蒙人)(蒙骗)蒙(méng)(启蒙)蒙měng(内蒙古)脊梁ǐ三、课文内容填空:1、《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明),通过课文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本领高强的孙悟空;贪婪、狡猾、诡计多端的白骨精;不能识别妖魔,心地善良的唐僧。《西游记》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美猴王

2、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2、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曹雪芹清)、《三国演义》(罗贯中明)、《水浒传》(施耐庵明)《西游记》(吴承恩明)。3、《三打白骨精》故事的六大要素是:①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②地点:一座高山中;③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④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⑤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课文重点)⑥结果:白骨精被打死。4、白骨精第一次是变成:美貌的村姑、第二次是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第三次是变成:白发老公公四、课后问题:1、读句子,体会词语队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3、“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老态龙钟的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和受到了严重的惊吓。(4)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笑”表现了悟空的自信与乐观。五、课外积累:1、四大名著中含三字的故事名《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4、《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气周瑜、桃园三结义,;《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水浒传》:三打祝家庄、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三山聚义打青州、宋江三败高俅9、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渔歌子张志和]一、中心思想:《如梦令》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作者宋代词人李清照。《渔歌子》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朔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唐代词人张志和二、课文解释:1、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

5、暮,我常常记起那次郊游,我在黄昏的溪亭饮酒。常记:经常记起,明确作者回忆往事。记:不忘。溪亭:小溪边的亭子。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沉醉不知归路。我喝得大醉,竟然忘了回去的路。沉醉:醉得很深。归路:回去的路。兴尽晚回舟,直到夜幕降临,我也尽了兴,调转船头,准备回家去了。兴尽:兴:兴致。尽:尽心,误入藕花深处。可是我的小船却进入了藕塘的深处。误入:错误地进入。争渡,争渡,慌乱中,水声哗哗,小船乱撞。惊起一滩鸥鹭。把在沙洲上休息的水鸟也吓飞了。2、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    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6、  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青箬[ruò]笠,绿蓑[suō]衣, 渔夫戴上青色的箬笠,披上绿色的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渔夫在这其中乐而忘归。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湖北省黄石市。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5.箬笠:竹叶'竹蔑做的斗笠。6.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三、课文内容填空:1、《如梦令》和《渔歌子》都是词牌名,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我

7、还知道的词牌有:清平乐、忆江南、水调歌头。2、《如梦令》中“醉”表明词人心情愉快,是开怀畅饮的结果。“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和词人“醉”了;也可能是词人兴致很高,流连忘返。两个“争渡”表现了词人急于从荷花丛中找到正确的路径的心情。3、《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4、《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不须归”的原因是雨小、鱼肥且穿戴了斗笠蓑衣,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了,(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

8、的喜爱表达了诗人的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只作了解)5、《渔歌子》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透露出词人淡泊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7、《渔歌子》出现的颜色有白、青、绿,诗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渔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