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23860
大小:54.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2-31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五四运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五四”运动的酝酿及其原因一、“五四”运动的酝酿及其原因到5月初,巴黎和会的噩耗频频传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日益暴露。5月3日,北京内城北河沿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千余人的集会虽时近午夜才结束,但人们并没有去休息。座落在景山东街的北京大学西斋宿舍,灯火通明,青年学生们正在分头忙碌着,准备着。他们在一面面布的、纸的旗帜上,挥毫泼墨,苍劲有力地写上:“还我青岛!”“保我主权!”“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第二天即5月4日,数千名学生从古城北京的四面八方汇集于天安门前,勇敢地肩负起历史与时代赋予他们的
2、伟大使命,掀起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当时,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以及由这一场危机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日本侵占中国山东及其权益问题发生的。所以,“五四”前夕,中国不少报纸,都在显赫的版面上写着:“外交大失败警耗!”“山东问题之最后五分钟!”山东,是我国北部的一个临海省份,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其东部山东半岛伸入渤海、黄海之间,半岛两侧的胶州湾、威海、烟台,龙口等地,有适宜于建设军、商港口的良好地势。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割地狂潮”中,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曹州教案(两名德籍教士在山东
3、曹州巨野县被大刀会众所杀),派舰队攻占了胶州湾。次年3月,又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准将山东省胶州湾地方借与德国;准许德国在山东建造胶(州)济(南)铁道;铁道附近左右30华里的矿产,德人有开采权。这样,整个山东省便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青岛和胶州湾也俨然成了“国中之国”。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先后有33个国家卷入这次世界大战。战争双方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奥、匈、德称为“同盟国”;英、法、俄称为“协约国”。日本、意大利和美国,都是在战争爆发后才陆续参加到“协约国
4、”方面的。日本参战的目的,是想趁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因此,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后,即派日军两万余人在龙口登陆。9月26日起,日军伸入山东内地;11月7日,占领青岛,青岛德军向日本投降。至此,德国在胶州湾和山东的各项权益,全部为日本所取代。日本的侵略胃口很大,它不只是要夺取山东,还要独占全中国。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亲自递交了“二十一条”。该条约共分五号:第一号,是关于山东问题。日本不仅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它继承原来
5、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并要求取得各种新的特权。第二号,要求享有独霸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权利。第三号,要求享有独霸汉冶萍公司及其附近矿产的权利。第四号,要求“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第五号,要求享有操纵中国政治、财政、军事和警察机关的权利,并把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事实上划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很显然,这是一个旨在灭亡全中国,排斥第三国在中国扩张势力,把中国变成日本独占殖民地的条约。为了避免引起第三国干涉,日置益在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时,曾要求“迅速商议解决,并守秘密。”
6、对于袁世凯政府来说,要在这样的条约上签字,就不仅担心会遭到第三国(主要是英、美)的干涉,还担心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因此,袁在谈判中迟疑不决,并一再要求日本让步。对此,日方极为不满。5月7日下午,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了日本政府的最后通牒,声言:“二十一条”第一、二、三、四各号,和第五号中关于福建问题的条款,“期望中国政府至5月9日午后6时为止,为满足之答复”;否则,“帝国政府将执认为必要之手段”。这时,袁世凯正急于复辟帝制,梦想早日登上皇帝宝座。为了换取日方的支持,5月9日,袁世凯表示完全承认日本的
7、要求,并命令外交总长陆徵祥在条约上签字。从此,5月7日就成了中国人民的国耻纪念日,而直接负责办理“二十一条”交涉的外交次长曹汝霖和驻日公使陆宗舆,也就成了中国人民最痛恨的卖国贼。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决定实行帝制,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但不到半年,他就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和讨伐声中死去。袁死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任国务总统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的实权。1917年,黎元洪下台,大总统的职位由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冯国璋接任,但北京政府的实权仍握在段祺瑞手里。段祺瑞的后台,是
8、日本帝国主义。在日本的授意下,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宣布中国对德、奥处于战争状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先日本不同意中国参战。如果当时中国对德宣战,势必会影响到日本所取代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可是,到这时“二十一条”已经签定,1917年初,日本又同英、法、俄、意4国达成了秘密谅解的协议:4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日本负责使中国对德宣战。这个秘密谅解的协议,就成了日后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拒不退还山东的一个借口。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后,不仅没有向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