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

ID:30508581

大小:10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30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_第1页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_第2页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_第3页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_第4页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转发抚顺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通知”各县区教育学会、市直理事单位学校:现将市科协《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通知》(抚科协发[2017]2号)转发给你们。望各单位按照市科协有关要求,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请以县区学会和市直学校为单位,统一将参评材料于2017年3月15日之前,上报至抚顺市教育学会秘书处,逾期不再接受申报材料。学会秘书处不受理个人的申报材料。相关文件请到抚顺市教育网---教育学会---资料下载栏下载填报。电子文本请邮寄学会邮箱:fsxh2012

2、@163.com学会电话:52443035,联系人:张老师,万老师附件:1.《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通知》2.申报成果格式规范3.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申报表4.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申报汇总表抚顺市教育学会2017年3月3日抚科协发﹝2017﹞2号关于评选2017年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通知各市级学会、各县区、企事业单位科协及各有关单位:根据《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与管理办法》(抚科协发〔2008〕5号)文件精神,为鼓励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和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全力支撑“一极五业”发展和城市转型振兴,市科学技术协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定于2017年2月至6月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抚顺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征集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学术成果类别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类和学术著作类(不含教材)。(详见附件2:学科分类与代码表)二、参评对象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领域科技工作者。三、申报时间2017年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申报工作从文件下发之日起开始,截止日期2017年3月15日。四、申报

4、程序由各市级学会、各县区、企事业单位科协统一报送至市科协学会部。没有基层科协组织的单位,应尽快建立基层科协组织,或由单位组织人事或科技部门指派专人负责报送。五、申报要求1、申报的成果为2015年1月1日以后撰写、发表或出版,版权单位和第一作者为我市地域。2、申报者必须为第一作者,每位申报者只可申报1项成果。参评成果要按顺序注明作者,不可超过4人。3、每项申报成果需填写申报表1份,并按《学术成果相关证明材料表》(见附件)的要求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要用A4纸复印,并加盖认定部门印章,附在申报表后方可生效。4、

5、发表的论文类成果要将复印件(包括内容和版权页)由上报单位认定并盖章。未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按期刊发表论文的格式要求撰写上报(题目、作者、摘要、正文、参考文献)。5、以外文形式发表的申报成果,需有中文标题及简介。6、学术著作必须是出版社正式出版。著作类成果申报需附原著作一部。7、在申报过程中凡未按要求申报或弄虚作假的成果不予参评。所有参评学术成果申报材料不予退还。六、评选程序市科学技术协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成立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简称市评委会),进行评审工作。评审过程分资格审查、初评、交叉复

6、评、评委会最终审定、公示等程序,按评选标准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评审委员会负责颁发获奖证书。七、联系方式联系人及电话:徐力52425332王启研52428635电子信箱:fskx2013@163.com通讯地址:市科协学会部抚顺市浑河南路中段36号邮政编码:113008附件:1、申报成果格式规范2、学科分类代码抚顺市科学技术协会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7年2月4日主题词:评选学术成果通知抚顺市科学技术协会2017年2月4日印发共印20份附件1申报成果格式规范一、申报论文和建议要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

7、行性。二、已发表的论文可用复印件三、未发表的论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用Word软件编排,用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四、书写顺序: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五、未发表论文格式:1.用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所占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38行*40字(5号字)。2.文章题目:用2黑字体,居中排.3.作者姓名:在标题下方,上空5号字一行,居中,用5号楷体。4.作者单位和邮政编码:在作者姓名下方,外加圆括号,居中

8、,用小5宋体。5.中文摘要:在正文前,文字300-350字左右。用小5号黑体。摘要以第三人称表述,不要出现“本文”“我们”等字样。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要对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分段,不要出现公式和图表。6.关键词:在摘要左下方,一般不超过8个字,用小5号黑体。7.正文:用5号宋体字。文中各级标题采用左顶格排列的1,1.1,1.1.1和1.1.1.1共4级序号的书写形式,4级以下标题方可用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