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418021
大小:72.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9
《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业主贷款:金融抑制与对策选择——对农村业主贷款的调查与思考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大批农村经营业主应运而生,给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金融服务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为此,本文从业主贷款的现实困难出发,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对策措施。关键词:业主贷款金融抑制对策选择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信用村镇活动,加大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一大批从事种养业、加工业、经销业、运输业等农村经营业主(
2、以下简称业主)应运而生,给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金融服务上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为此,本文从业主贷款的现实困难出发,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对策措施。一、现实表现:客观条件下的突出困难XX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全辖3县1区,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32元,是典型的农业市。近年来,XX市农村信用社立足服务“三农”,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信贷管理,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全市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矛盾。2005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
3、22.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9.6%,占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农贷总余额的88%,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1.7亿元,占农业贷款余额的97.3%。1999年~2005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70.8亿元,其中农户贷款68.9亿元,年均发放额分别为10.1亿元、9.8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16%;农业贷款净增额占各项贷款净增额的92%,农贷面达82.7%,基本上满足了广大农户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总体上看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具体分析,XX市农民贷款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农村经营业主贷款需
4、求难以解决。根据去年底的农户贷款问卷调查,在一般农户中,86%的农户对信用社满意,9%的农户为基本满意;而在经营业主中,只有40%的业主对信用社满意,5%的业主对信用社基本满意,有62%的业主认为基层信用社贷款额度偏小,上报审批时间长,贷款不够方便。从贷款对象上看,在全市11.5万户农村经营业主中,贷款面虽达85%,但户均贷款余额仅1.2万元,与典型调查中户均贷款需求量5万元相比仅是杯水车薪。从贷款增长情况上看,2001~2005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1.2%,高于各项贷款年均增长率67
5、.5个百分点,说明在小额农贷快速增长的同时,业主等大额贷款增幅不大,未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业主贷款需资量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业主贷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贷款难。二、形成原因:制度缺陷下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倡导人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认为,所谓金融抑制,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金融运行中存在过多的金融管制措施,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互相制肘、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比照XX市农村业主贷款实际情况,其金融抑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供给型金融
6、抑制。XX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多年来,全市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8亿元,而支出就需要12亿多元,从而造成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非常少,从另一个层面形成对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也较为有限。截止2005年末,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存、贷总余额分别为109.5亿元、78.4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9亿元、28.4亿元。按每户业主需贷款5万元计,全市11.5万农村经营业主和12.8万城镇经营业主就需要121.5亿元信贷资金,农村信用社乃至各家金融
7、机构均不能满足要求。从涉农金融机构设置上,该市农发行只在市、县设有营业机构,且只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其它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纷纷将县域内的营业机构大量撤并,现该市农行只在市、县及极少部分的乡(镇)设立机构,工行只在市、县设立机构,中行、建行只在市级设立机构,支农重任基本上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使农村信用社在仅有的资金实力和人力、物力的条件下难以支撑。据调查统计,该市信用社未达到盈亏保本点的网点共有116个,占网点总数的33%。(二)需求型金融抑制。由于贫困地区商品化、货币化程度
8、低、投资环境差,使农户发展生产经营苦于无门路,长期停留在简单再生产层面,生产及生活资金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贷款需求量较小。南江县仁和乡共44户农户,原家家有贷款,但现只有5户有贷款,余额1万多元,其中2户是贫困户。再者,农村人口流失大、素质差。据在南江县下两镇调查,该镇80%以上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其中20%举家外迁,剩下老、弱、病、残、妇、孺只是从事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对从事现代科技农业和市场经营既无能力也不敢去设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多靠政府推动。但地方政府在选择项目中为了突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