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

ID:30383036

大小:124.5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9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_第1页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_第2页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_第3页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_第4页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脑部ct基础知识》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颅脑部CT基础知识关键词:颅脑CT 颅脑CT诊断第一节检查方法一、 检查前准备1. 头部扫描前须将发卡、耳环、假牙等异物取掉。2. 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检查前4~6小时禁食,并做好碘过敏试验。3.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以防病人在扫描时移动。二、 检查方法(一)  横断扫描1. 病人仰卧,头摆正,使头正中矢状面与身体长轴平行,听眦线与床面垂直。以听眦线(眼外眦至外耳孔的连线,也称为眶耳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若重点观察后颅窝,则以听眉线(眉毛上缘中点至外耳孔连线)或上眶耳线(眼眶上缘至外耳孔连线)为基线。2. 层厚、层间距为10mm。3. 常规采用骨窗和脑窗观察和摄片。

2、4. 先平扫,根据描情况再作增强扫描。(二)  冠状扫描 脑垂体、鞍区检查常用冠状扫描。1. 病人仰卧位或俯卧位,下颌前伸,尽量使听眦线与床长轴平行,先扫侧位定位相,再定扫描基线应尽量与鞍底垂直,从后床突至前床突。2. 层厚、层间距为1~3mm。3. 直接作增强扫描,因垂体无血脑屏障,可提高垂体与正常脑组织间密度差别,以更好显示垂体。                                                                       第二节    正常CT表现一、平扫CT图像 1.颅骨及含气空腔 颅骨密度高,为高吸收结构,呈现高

3、密度影,而含气空腔为低吸收区,呈现低密度影。(1)  颅底:颈静脉孔、卵圆孔、破裂孔、枕大孔、蝶窦、筛窦及乳突气房均可见到。(2)  颈静脉结节:在枕骨大孔上一层面,位于岩骨后缘的内后方,呈八字形高密度影。(3)  蝶骨小翼与岩骨:在横断层面上,于蝶鞍处呈X形交叉。(4)  蝶鞍:鞍背为横行高密度影,其前方为前床突,上层面可见后床突。(5)  颅盖骨:用骨窗可显示内外板及冠状缝和人字缝。(6)  额窦、蝶窦、筛窦与乳突气房皆呈低密度影。2.含脑脊液腔(蛛网膜下腔)脑室、脑裂、脑池与脑沟等腔内含脑脊液,为低密度区,CT值为0~22Hu。脑脊液腔因年龄增长而扩大。(1) 

4、 枕大池:在小脑后方,有时枕大池较大。(2)  第四脑室:呈马蹄形,居后颅凹中线。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与闭塞对确定幕下占位病变有很大帮助。(3)  桥小脑角池:双侧对称,呈三角形。桥脑及小脑萎缩时,可扩大。(4)  桥脑前池:居桥脑前方,此池扩大时,说明桥脑变小。(5)  鞍上池:在桥脑前方呈五角星形,在中脑前方呈六角星形,有时为四角星形。鞍上池前方为额叶直回,两侧为颞叶海马回。(6)  脚间池:中脑前方正中为脚间池,双侧为环池。天幕上方压力增高初期患侧环池增大,对侧消失;发生天幕下疝时,双侧消失。环池上方与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相续。(7)  四叠体池:位于四叠体

5、后方。幕上疝时变窄消失,小脑萎缩时扩大。(8)  大脑大静脉池:在松果体后方,由V字形天幕尖围绕。(9)  第三脑室:位于两丘脑之间,呈前后走行的长裂隙状。(10) 外侧裂池:在双颞叶内侧呈V形或菱角形。(11) 大脑纵裂池:为正中线细长形纵行低密度影。其中有大脑镰。脑萎缩或小儿硬膜下积液时扩大。大脑镰正常时可显示为线状高密度影。(12)  侧脑室:可见其前角,中间为透明隔。体部呈香蕉状,左右对称,三角区内有脉络丛钙化点。幕上占位易造成侧脑室受压移位。大脑萎缩可引起侧脑室扩大。胼胝体缺如,则两侧侧脑室分离。(13)  脑沟:高龄者易于显示,以中央沟、前中央沟、后中央沟

6、三条平行走向的脑沟最清楚。中央沟最长。3.脑质(1)  分为皮质与髓质,两者X线吸收系数相差较大,可在CT图像上可分辨。(2)  基底节:由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组成,CT上可清楚显示尾状核、豆状核。尾状核头部密度略高,由侧脑室前角与内囊前肢围绕,有时可钙化。豆状核:为内囊前、后肢和外囊包绕的凸透镜形区,其外侧为壳核,内侧为苍白球,高龄可钙化。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3)  丘脑:丘脑外侧为内囊后肢,内侧为三脑室,上方为侧脑室体部。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4)  内囊:在基底节内,将尾状核及丘脑同豆状核分开,左侧呈〈字形,右侧呈〉字形。分为前肢、膝、

7、后肢。(5)  外囊:位于豆状核外侧,不易辨认。(6)  放射冠:额顶叶层面可见放射冠。侧脑室旁的白质区。        4.钙斑(1)  松果体钙化:位于大脑大静脉池内。(2)  脉络丛钙化:以侧脑室内脉络丛钙化常见。(3)  硬膜钙化:大脑镰、天幕游离缘钙斑易确认,60岁后易见到。(4)  基底节钙斑:苍白球和尾状核可钙人,高龄出现,多为生理性;年青人则应考虑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5)  小脑齿状核钙化:偶可见到。二、造影增强CT图像1.   增强扫描时,正常脑组织吸略有强化。因为血脑屏障存在,脑内血管内皮 细胞联合紧密,基底膜完整、连续,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