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256450
大小:21.7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8
《模具加工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模具加工总结 模具的制造基本要求是什么? ①制造精度高②使用寿命长③制造周期短④模具成本低。 模具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毛胚的制造过程 3零件的各种加工过程 4产品的装配过程 5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模具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 2工步与走刀 3安装与定位 工艺基准 ⑴工序基准、⑵定位基准、⑶测量基准、⑷装配基准 减少残余应力的措施 1增加消除内应力的处理程序如对铸锻焊接进行退火或者回火
2、零件淬火后回火对精度高的零件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 2合理安排工艺过程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3改善零件结构提高零件的刚性使壁厚均匀 表面强化工艺 喷丸 滚压 挤压 结构上主要多了由一对相互垂直的精密丝杆螺母组成的十字托板部分,该部分可带动工件相对于夹具主轴沿x轴y轴两方向移动从而使工件上不同的回转中心分别与夹具主轴重合磨出复
3、杂曲面上各部分圆弧面 二次放电 二次放电是因为工件表面的碳渣不能及时去除,附着在零件表面,电火花与碳渣之间产生放电现象,主要是因为冲油不稳定,排渣不良,加工面积较大,设备性能不稳定所导致的,它的现象为出现明显的火花,发出刺耳的声音。如不及时清理附着在工件表面的碳渣会导致零件电弧放电。二次放电主要会导致放电间隙不稳定,工件表面出现凹坑,局部面粗度较粗可能导致加工出的零件不良率增加。 脉冲电源 也成为电脉冲发生器作用是输出具有足够能量的单脉冲电流产生火花放电来蚀除金属 工作液的作用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
4、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其作用是排除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电蚀产物,提高电蚀过程的稳定性和加工速度,减少电极损耗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极性效应现象 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正极和负极的表面虽然都受到电腐蚀但其蚀除量不相等的的这种由于正负极不同而导致材料蚀除量不同的现象叫 电极的结构形式 整体式 镶拼式 多电极 工艺方法 单电极平动加工法 多电极加工法 分解电极法 电火花线切割的原理和
5、特点 线切割加工是线电极电火花加工的简称,是电火花加工的一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金属丝与工件构成的两个电极之间进行脉冲火花放电使金属融化或气化并通过冷却液把融化或气化的金属去掉 1不需要制作专用电极,电极可反复使用,生产成本低节约电极制造时间 2电极丝直径可至左右,加工复杂形状的工件,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3加工精度高 4
6、生产率高易于实现现代化。 5加工过程大都不需要电规准转换 6不能加工盲孔类及阶梯成型表面 编程实例 电化学加工原理分类 阳极溶解法 阴极沉积法 复合加工法 凹凸模的设计要求及技术要求 1结构合理 高的尺寸精度行位精度表面质量和刃口锋利 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良好的耐磨性 一定的疲劳强度 2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 位置精度 表面粗糙度 硬度 型腔的加工方法 1通用机床加工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
7、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2仿形铣床加工 3型腔加工新工艺 1型腔冷加工 2电加工 3精密铸造法 压铸模的装配 压铸模的装配 1镶件与模块一般采用H7、f6配合必须保证零件紧密配合 2安装导柱导套保证垂直度 3手工抛光动模定模镶件的成型表面型芯的表面浇道进料口排气槽溢料槽表面其中型芯和型腔表面及浇道ra= 4装配 5检查用硫酸塑料石蜡进行浇注取出铸件后测量铸件尺寸判断型腔精度 6试模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完全互换法 装配法 调整法 冷冲模的装配顺序目的-
8、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